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

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

ID:16096725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_第1页
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_第2页
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_第3页
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影响之比较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泰勒和施瓦布对课程开发的影响以及两者对课程影响的比较,分别从原理和实践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泰勒理论下的课程开发模式和施瓦布原理下的实践性课程开发模式两者的区别,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作出适当的介绍。【关键字】:泰勒施瓦布课程开发【引言】:在课程开发领域,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而这种追求“技术兴趣”的模式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基于此种情况,施瓦布对泰勒的目标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认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组成,并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2、,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这种实践模式打破了泰勒目标模式的僵化形式,将活跃的元素加入到课程中来,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一反在课程面前的被动地位,成为能选择、创造课程的人。“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实施课程的实践中完全有权根据特定的情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予以合理的取舍、批判谭辉旭.施瓦布实践课程评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71-73.。两种理论在课程开发方面各有千秋,对课程开发都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本文接下来就来探讨这两种理论的不同点,和对课程开发的影响的比较。【正文】

3、:泰勒原理主要有四个基本问题构成---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9教学的基本原理[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围绕四个中心,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四个阶段。(一)确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其次,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最后,陈述教育目标,每一个教育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这样可以明确教育的职责。泰勒认为目标是

4、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期望实现的结果。(二)选择学习经验教育目标确定之后,面临的问题是要决定哪些学习经验,因为只有通过经验,才会产生学习,从而才有可能达到教育目标。“泰勒提出了五条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的满足感;(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三)组织学习

5、经验在组织学习经验时,应遵守三个准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连续性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续经验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的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便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统一的观点,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  (四)评价结果评价是查明学习经验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地检验学习经验在实际上是否起作用。并指导教师引起所期望的那种结果。而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教育评价至少包括两

6、次评估:一次在教育计划早期进行,另一次在后期进行,以便测量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变化。对于评价结果,泰勒认为,不应该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应该是反映学生目前状况的一个剖析图,评价本身就是让教师、学生和有关人士了解教学的成效。由此可以看出,基于泰勒原理下的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其实质是追求“技术兴趣”,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教师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通常把课程作为一种结果。教师一直处于被动的角色,只能被动的接受。被动执行。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使课程缺乏生气。施瓦布认为,课程领域之所以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原因在于一直盲目地、无根据地

7、依赖于理论,甚至是为争论而进行理论的论。课程领域也到了穷途末路之际,其原因就是于人们习惯于不加思索地、错误地依赖理论。课程领域的复兴必须从求理论模式转向追求实践模式,走“实践—准实践—择宜”之路。<美>施瓦布.学科结构的意义和重要性〔A〕.杨爱程译.见:马骥雄.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5理论的目的是知识,是关于一般的或普遍的知识,它的真理性、可证明性或可信度被认为是持久的、广泛的,而实践的目的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做好抉择。一项决定从来不在于有真理性,而在于能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般的

8、、普遍的,而实践的内容却总是具体的、特定的,并且易受环境的影响。在施瓦布看来,课程的基本要素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它们构成了一种课程生态。首先,教材主要是指以教材形式呈现的学科内容,它不同于学科的学术内容,它包括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