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

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

ID:16088317

大小:38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7

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_第1页
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_第2页
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_第3页
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_第4页
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大棚果蔬遭遇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组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容提要:在家里通过电脑就可能随时了解大棚里的蔬菜长势;拿起手机就可以远程控制通风、照明、水肥滴灌设备,实现精细化种植……这可不是魔术师的穿越魔术,也不是网络偷菜游戏,而是本市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的开始。  天津北方网讯:作为面向农民和技术人员推广使用的物联网平台,该系统操作简单,共分为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3个层次,通过安装在大棚内的传感器采集空气、水、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信息,利用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电脑、手机等终端上,用户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能将相关指令,如浇水、施肥、加湿、降温等

2、要求反馈到大棚中,物联网的使用使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  在家里通过电脑就可能随时了解大棚里的蔬菜长势;拿起手机就可以远程控制通风、照明、水肥滴灌设备,实现精细化种植……这可不是魔术师的穿越魔术,也不是网络偷菜游戏,而是本市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的开始。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二五”期间,物联网首次被确定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当物联网遇到农业,当设施大棚被传感器武装,当海河岸边种出来自热带或寒带的

3、奇珍果蔬,我们的生活将上演怎样的科技传奇?  1  产学研用结合农业转向精准化科技化必由之路  物联网从实验室走向大棚  物联网应用于设施农业,使农业不再有“季节”的概念,而是从播种、育苗、定植到收获需要的精准时间,是以小时计算;也不再有南北气候的差别,在天津种出寒带或是热带的珍奇果蔬已经不再是传说。  在今年商务部主办的首届京交会上,一个全钢骨架的“玻璃房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是一个长3米、宽1.5米、高1.7米的微缩智能温室,地源热泵、水帘、滴灌、排风扇、轴流风机、遮阳网一应俱全。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

4、刚刚定植的番茄苗叶子碧绿油亮、长势喜人。“房子”的主人用了一年时间,将计算机、通信、机电、软件等多学科技术整合创新,让这座“房子”充满了“智慧”——什么时候给番茄苗浇水、空气湿度够不够、温度适宜不适宜、施多少肥,一系列曾被经验“模糊”处理的问题,都由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而人需要做的只是轻点鼠标或按下手机上某个按键。  这个项目名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温室智能化应用示范平台”,是由天津大学、天津当代智慧有限公司、北京昆仑海岸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奥尔斯有限公司、天津市农科院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5、以及天津市中环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组成的科技创新体联合研发,目前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软件著作权登记,并顺利通过由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  任长明、冯子华,天津大学教授、研究员,这两位年逾七旬的“老科研”是项目的最初发起者,他们密切合作,深入研究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趋势,设计了农业物联网的系统架构,并给出了整体集成方案。在两年前国内物联网概念刚刚提出时,两位老学者就已经着手组建智慧农业物联网的研发团队,20余位来自高校、高科技企业和农业科研一线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产学研用相结合,历时一年联合

6、攻关,终于使农业物联网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设施大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面向农民和技术人员推广使用的物联网平台,该系统操作简单,共分为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3个层次,通过安装在大棚内的传感器采集空气、水、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信息,利用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电脑、手机等终端上,用户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能将相关指令,如浇水、施肥、加湿、降温等要求反馈到大棚中,物联网的使用使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  该项目的主要推动者、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邹积明说,用

7、物联网改造、装备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促使农业从粗放向精准、从经验向科技全方位转变的必由之路。设施农业改变了作物生长的季节规律,让广大市民吃反季节菜成为现实。而物联网应用于设施农业,使农业不再有“季节”的概念,而是从播种、育苗、定植到收获需要的精准时间,是以小时计算;也不再有南北气候的差别,在天津种出寒带或是热带的珍奇果蔬已经不再是传说。  2  脏活累活全部包揽科学管理产量提高  物联网让农民与蔬菜对话  装上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大棚里的蔬菜就会说话、有感觉、有思想了,大棚里的温度高了它会警告你

8、,土壤里的湿度低了它会通知你,更准确地告诉你它的需求。  天津市农科院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是本市物联网项目的首家落地单位。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有什么用?传感器、RFID标签、云平台……冯子华说,他如果用这些名词来解释物联网,估计那些在地里忙活的农民没人花工夫去听。跟农民打交道,他经常用的方法就是打比方。  “使用物联网以后,我们马上就能和大棚里的蔬菜‘对话’了。”走进4号番茄棚,冯子华对正在“吊秧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