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

ID:16078615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_第1页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_第2页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_第3页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_第4页
资源描述: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现状调查报告09历史柳春华0901030122006年,福建省的10个地方戏曲剧种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即莆仙戏、梨园戏、闽剧、高甲戏、歌仔戏、北路戏、梅林戏、四平戏、永安大腔戏、闽西汉剧。接着,打城戏、平讲戏两个剧种被推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影响福建戏曲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1、文化环境和文化政策文化环境和文化政策对戏曲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传统文化日益被重视,福建戏曲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规定直接带来了农村

2、戏曲市场的繁荣。2006年、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建立扶持保护了一批地方剧种。文化政策的变化还带来剧种剧团结构的变化,在专业剧团的建设、剧目生产等方面影响尤其明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剧团改革使大批的基层剧团走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剧团调整了建设方向和剧目生产方式,基层剧团逐渐退出戏剧会演、戏剧节,转向以大量的业务戏与民营剧团竞争农村市场,逐渐完成市场化改革。打造精品剧目事实上主要由省市剧团承担,有些剧种没有省市剧团,缺少资金扶持,容易趋于单向发展。对于基层剧团本身来说,经受市场的洗礼,优

3、劣自现,但有些剧团商业演出任务繁重,难免造成剧团草台化,而一些剧团基本已名存实亡,更多的剧团则被个人承包,与民营剧团一般无异。基层剧团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此外,各地区主管部门的不同文化措施,乃至同一部门各届领导的不同态度都影响到剧种、剧团的变化,主要是财政拨款、文化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在剧目生产方面,文化主管部门设立的各种奖项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也代表一种时代选择和官方评价从而影响福建戏曲的发展方向。2、民俗活动的兴盛近20年来带动福建戏曲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是民俗活动的兴动的兴盛。高涨的信仰热情、发达的民间信

4、仰和民俗活动成为促使农村福建戏曲演出市场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民营剧团数量不断增加。例如,闽剧现有民营职业剧团150多个,全年演出约40000场。在福州地区,几乎每个村镇都有自己设施良好的剧场,座位在600-800之间,一年观众量超过3千1百万。以上这些简单的数据表明,农村戏曲演出已经是乡村百姓重要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消费活动,戏曲演出在乡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由此带来了戏曲与现实的联系方式的变化,戏曲观众主体的变化,带来了戏曲生产方向的局部变化,乃至剧种发展的变化。3、方言的影

5、响方言是福建大部分剧种所要依托的基础,方言保证了唱腔和剧种特色,是剧种发展的根本性要素。它本不是剧种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但是方言在另一方面规定了剧种的特定流传区域,其受众范畴划分十分清晰,对剧种的发展有多方面影响。例如莆仙戏由于方言影响只能在莆田和仙游两个县演出,闽剧团的演出也大都局限于福州地区和闽东闽北部分县市。福建有几个古老剧种使用官话演唱,像四平戏、大腔戏等。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不再使用,很少有人听得懂,导致四平戏、大腔戏的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区域缩小到村庄,给剧种保护带来困难。也有一些乱弹系统的剧种如梅林戏、北路戏等改用

6、普通话演唱,以便拓宽演出区域。由于剧种依附于方言,那么不同方言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还带来了剧种发展的不均衡。福州、泉州、漳州、莆田等沿海一带经济发达,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剧种就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如闽剧、高甲戏、莆仙戏、歌仔戏等生存状态相对更好,而闽北一带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剧种的生存就很困难,如闽西汉剧、梅林戏、北路戏等,需要投入更多力量来扶持。4三明地处福建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山川秀丽,风光旖旎。远在旧石器晚期,古人类就栖息在此。三明文化底蕴丰厚,史上即为文化之邦。自唐宋时代开始,三明兴学重教之风日渐,县学、书院、社

7、学、私塾遍布各地。著名的大理学家朱熹、宋代“儒家鼻祖”杨时就出生在三明。三明宁化的石碧村被誉为客家祖地,如今还保留了许多中原文化的特色。这片沃土上英杰辈出,代有名家。正因为如此,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三明入选的两项均为地方戏曲——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一、闽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三明地方戏曲的现代传承,以泰宁梅林戏最集中、最为典型。1950年2月,泰宁解放。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培养、扶持,泰宁各乡村的艺人纷纷组建梅林戏业余剧团。1960年3月,泰宁县

8、的梅林戏《敬酒》参加福建省群众业余文艺汇演,获节目奖、演出奖、演员奖,引起了福建省领导的重视。省里指示要尽力挖掘、抢救梅林戏这一地方剧种。泰宁县委派县文化馆的音乐干部陈祖鑫、魏均二人负责剧团的筹建工作,老艺人丁石苟为筹建组组长,抽调一批梅林戏老艺人进团作台拄,再从农村业余剧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