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顺城故址考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

ID:16075730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_第1页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_第2页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_第3页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_第4页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宋大顺城故址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宋大顺城故址考郭含殿北宋时期,华池地处与西夏缘边地带,是宋、夏长期民族之争的进退周旋之地。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三月,知庆州范仲淹在实施其积极防御的对夏战略中,曾率军在今华池县境修筑了一座军城,宋仁宗赐名为大顺城。大顺城自建成,在北宋至大金国近二百年的对夏斗争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它是一代名臣所修,又是皇帝亲自赐名,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题写的《庆州大顺城记》流传至今,脍炙人口,更提高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大顺城的具体地址在那里?《宋史》、《金史》均无确切记载。1984年出版的华池县第一部“县志”将今紫坊畔乡高庄村郭畔村民小组城子山一处古城记为大顺城故址,但未注明出于何据。

2、1998年新编《庆阳地区志》对大顺城址的记述仍沿用了《华池县志》之说。近年,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多次实地考察,认为原“县志”所记有误。城子山古城是宋安疆寨故址,今华池县山庄乡二将城古城才是大顺城故址。其确凿证据有五。其一、历代史籍明确记载城子山古城为宋安疆寨遗址《宋史·地理志》安化县(宋代华池大部属安化县)条有安疆寨,“本西人礓砟寨”(卷87)。据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记载,礓砟寨为西夏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五月修筑。元丰四年(1081年)十一月,西夏驻守礓砟寨蕃官香都携家举寨内附,环庆路经略司命大顺城第三副将付谏收复其地,遂为大顺城属寨。元丰五年二月

3、癸丑,宋神宗“诏庆州礓砟寨以安疆为名”(《长编》卷323)。元佑四年(1089年)六月又赐予西夏。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知庆州孙路再次收复。安疆寨地理位置,《宋史·地理志》记为:“东至德靖寨(故址在今志丹县旦八镇城台村)九十里,西至东谷寨(在今华池县怀安乡小城子村)六十里,南至大顺城四十里,北至白豹城(今吴起县白豹乡政府所在地)四十里”(卷87)。清代史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安疆寨在白豹城东南四十里”,“金仍置安疆寨,元废”(卷57)。按照上述方位四至,其位置正好在今紫坊畔乡高庄村郭畔组一带,这里除城子山古城外,周围数十里再无古城遗迹,城子山今距上述四处古城里程也与历代

4、史籍所记基本相符。另据《长编》记载,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六月,知庆州章楶在给朝廷奏请“修复大顺城废安疆寨”的奏折中,除对其方位记叙与《宋史》基本相同外,对其地形、战略地位记叙得更为具体:“其废安疆寨两面亦是大涧,因险起城,费工极少,……其故城虽已废毁,大率版筑处不多,且顺则与之,违则取之,自于朝廷无所不可”-6-(卷474)。今城子山的地形与此处所述完全相符。古城坐落在脚扎川源头两条山涧夹峙下的一条山咀上,东侧山涧今名城子沟,西侧名窨子沟,各长约2.5公里。城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北面为脚扎川。城垣坐南向北,呈长方形,南面一段城墙为夯筑,一道护城壕沟与东、西两沟相通,其余三面皆借

5、山势切削而成,沟窄坡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其战略地位,奏折中说:“虽是已给赐城寨,缘城形最为利便,我得之,则柔远寨、大顺城、荔原堡一带边面尽在腹里,控金汤、白豹贼马来路,自隆云一带部族不敢宁处。贼得之,则金汤、白豹尽能障蔽,自欢乐烽下窥汉川不逾十里,卒然寇至,脱没能支。贼马据此以为家计,而数出轻骑以扰吾边,则柔远、大顺、荔原门不敢昼开,是以熙宁中贼筑垒于此”(卷474)。白豹、金汤自元昊称帝反宋即被西夏占领,是西夏南下鄜延、西出庆州的桥头堡。城子山古城出城北脚扎川直达金汤,出城南经古秦直道可通白豹,正当两路要冲。奏折所指“欢乐烽”,即今紫坊畔乡政府所在地北侧山顶上的古烽墩,距城子山1.

6、5公里,直视古城,为其制高点。也是北面脚扎川、吴堡川;南面白马庙川(通荔原堡)、刘坪川(通二将城)及柔远川支流五家河分水岭最高点,五水均源出其脚下,南下三川均不足5公里。章楶在向朝廷请示前曾派人作过现场勘查,并绘制了图件。“寻选差权本司干当公事种建中,宫苑使、本路兵马都监、第三将张诚(驻大顺城第三正将)亲诣逐处相度形势利害”,“画到图子二本,连粘在前黄贴子”(卷474)。因而其准确与可靠性更为可信。据此,城子山古城为宋安疆寨遗址确信无疑。其二、二将城非北宋所置史学家早有定论华池山庄乡雷圪崂村芋台村小组境内有一处古城,今称二将城。此城地跨两山,由两座土城组成。城周3500余米,残高4至5米。

7、北城依地形而建,很不规则,占地300多亩,南城为长方形,占地450多亩。经现代一些专家学者多次考证,确认为北宋时期的古城遗存。二将城名称的来历,现代多数资料的说法是为纪念北宋抗击西夏功绩卓著的两位名将范仲淹、韩琦而得名。《华池县志》记载:“第二将城,又名第二将营,宋范仲淹筑”。新编《庆阳地区志·文物志》记为:“二将城,北宋范仲淹、韩琦筑”(第三卷,790页)。《军事志》记为:“二将城,又名第二将营,宋时范仲淹筑,后为颂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