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71079
大小:34.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飞豹瞄准导航吊舱试验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飞豹瞄准导航吊舱试验机"飞豹"瞄准/导航吊舱试验机瞄准/导航两个吊舱挂装"飞豹"飞机演示验证任务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真实使用条件下瞄准吊舱和导航吊舱的技术可行性、作战适应性和经济承受能力。瞄准/导航两个吊舱分别由电光设备研究所、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试飞院负责飞行试验。低空导航吊舱由地形跟随雷达、前视红外系统、环控装置、吊舱挂架、吊舱舱体和雷达罩组成。导航吊舱的功能是利用地形跟随雷达探测载机飞行前方的地形障碍物的视角和视距,经吊舱计算机综合载机的飞行参数计算出设定间隙、高度和乘坐品质下的飞行航迹
2、角,产生飞控指令完成载机的自动或手动地形跟随飞行,前视红外系统在平显上形成航线前方地形障碍物的平面图像,增强飞行员在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地形跟随飞行能力,提高地形跟随飞行的可靠性。低空导航吊舱验证试飞于2000年开始,导航吊舱分别在机身和机翼下两种挂飞状态下进行试飞;另外还进行了瞄准吊舱的综合挂飞。主要进行了以下试验:1.验证电视和前视红外系统在白昼气象条件下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的能力;2.验证前视红外系统在夜间发现、识别和跟踪的能力;3.验证激光器在跟踪目标时的测距和照射能力;4.验证瞄准吊舱与
3、某型飞机连接的适应性和匹配性;5.验证瞄准吊舱与某型飞机平显等机载设备交联的正确性。初步结果表明:导航吊舱各显示、控制、告警功能正确,与飞机的挂装适应性良好,雷达地形跟踪及对地形探测能力基本满足要求。尤其重要的是,地形跟随飞行性能的验证取得了突破。试飞中对地形跟随飞行性能分别在两种地形上空(平坦和中等起伏)、两种间隙高度设置的条件下进行,分别按两种控制指令方式(指令圆和指令线)进行地形跟随飞行,其效果基本令人满意。(文章节选自航空工业出版社《飞在前面--推动航空技术发展的试验研究机》一书主编:吕杰)
4、美空军研发"阻击兵-XR"目标瞄准吊舱据美《空军时报》10月9日报道,美空军官员10月8日称,美空军日前在加利福尼亚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用一架F-16战斗机对最新研制的"阻击兵-XR"新型增程目标瞄准吊舱进行了测试。尽管这种新型吊舱仍然处于基线测试阶段,但是,美空军将加紧该项目的研发,争取尽早部署该型吊舱。"阻击兵-XR"由洛希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系统公司研制,是美空军新型目标瞄准吊舱。与现有的吊舱相比,它将为飞行员提供更为远程的防区外目标探测与搜索能力,以及精确的武器投掷能力。"阻击兵-XR"的核心
5、部件是第三代前视红外(FLIR)阵列目标瞄准系统,该系统可为飞行员提供非常清晰、稳定的目标热成像图像。根据计划,美空军将采购522套"阻击兵-XR"系统,装备现役部队和空中国民警卫队的F-16和F-15E战斗机、以及A-10近距离空中支援攻击机等前沿作战飞机。目前,美空军已经订购了92套,其中的30套已经交付。洛·马公司还研制了出口型"阻击兵-XR"目标瞄准吊舱系统-"金属风暴"。挪威皇家空军已经对"金属风暴"进行了飞行展示-日前在加拿大冷湖地区举行的"枫树旗"多国演习中,挪威空军就展示了"金属风暴
6、"的优势所在。据洛·马公司称,一旦得到认可,挪威将批量采购"金属风暴"系统,装备挪威空军战斗机,以应对面临的挑战。蓝盾导航吊舱蓝盾目标照射吊舱美军的机载吊舱最近几年美国战斗机对地攻击战术的最大变化在于战机实施对地攻击的高度越来越高,这使战斗机能够远离防空炮火和机动地对空导弹的有效作战高度。只要战斗机能够精确的打击地面目标,飞机的高度越高越好。在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战机进行空袭的高度一般在3万英尺之上。美军战斗机能够在这么高的高度仍能够对地面进行精确轰炸要归功于它所挂载的红外瞄准吊舱。美军战斗
7、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时候通常会挂载一种机载式、雪茄状的瞄准吊舱。这种瞄准吊舱通常包括一个安装在转环万向支架之上的昼夜前视红外相机(FLIR)和一个激光标识器:红外相机可以向飞行坐舱显示屏提供目标区的热成像图像,而激光标识器则用于对目标进行"照射"使激光制导炸弹能够击中目标。这种瞄准吊舱可以使机组人员在远程或者高空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获得并且确认战术目标,而且这种瞄准吊舱还可以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机组人员就可以在不造成误伤或者平民伤亡的情况下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来摧毁地面目标。F-16战斗机携带蓝盾吊舱第
8、一代的瞄准吊舱于20世纪80年代末投入使用,例如美国空军F-16、F-15E所挂载的蓝盾、海军F/A-18所挂载的夜鹰吊舱,其中以蓝盾最为典型。蓝盾由美国空军航空系统部于1980年投资9400万美元,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这种机载吊舱式光电系统适用于单座和双座飞机夜间低空飞行并通过激光或红外制导武器来攻击地面目标。自1983年连续进行了3年飞行试验。1985年2月投资8700万美元开始生产导航吊舱。1987年交付第一台导航吊舱产品,1988年交付第一台目标瞄准吊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