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

ID:16060385

大小:1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7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_第1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_第2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_第3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_第4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13周)错题重组【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按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按:搓揉。1.两首词中的“梅”这一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两

2、首词都写了梅花,通过梅花写人,创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试简要分析各是怎样的意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7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3、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内(《刻舟求剑》)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C.色愈恭,礼愈至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4、(《核舟记》)D.或遇其叱咄或王命急宣(《三峡》)4.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加点“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5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D.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5.本文作者求师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俟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

5、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节选自《北史·祖莹传》)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②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7.《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卒或有所闻”,本文中祖莹成为“圣小儿”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现代文阅读】寒门多出贤①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

6、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窃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②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00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72人。这72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72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

7、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③生活,同样会成为人们的老师。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不爽,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使得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

8、出了“为政以德”“5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④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