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53485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对新农村建设诸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农村建设诸问题的思考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两大基本制度,一是土地承包责任制,二是村民自治。在新世纪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了“建设农村”。现仅从个人的角度谈点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一、困境(一)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在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举办公益事业异常困难,分散的家庭经营本来就不好组织,而乡镇体制改革又导致政府权力弱化,加上又不缴农业税费了,现在的老百姓是越来越调皮,而基层组织则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农村现在是“多数服从少数”
2、,少数人不同意,公益事业就办不起来,如果基层组织要强行实施,那些不同意的个别人,动不动就去上访,而且往往是越级上访,基层干部就要挨批,越级上访挨批的更重,这样一来,农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就成了泡影。现在的情况是,上级给钱都办不成事,比如镇里要修一条路,上级有配套资金,可就是有一些老百姓不出钱,哪怕是十几块钱,而国家发给农民的粮食补贴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都用来打麻将了,倒不如集中起来,用于乡村的公益建设。(二)基层组织:去留之间。在改革设计和社会舆论中,乡镇干部被描绘得一无是处,好象所有的问题都是乡镇干部造成的,他们只是收税员、压
3、榨百姓的吸血虫,似乎把乡镇撤了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4,他们所做的还不都是为了贯彻落实上面的政策。而当前的乡镇体制改革很难推进,因为这次改革实际上是把权力上收实行利益条条管(如乡镇站所垂直管理),把改革的成本层层下移实行责任块块理(如安全生产乡镇为主),最后落到乡村干部和农民身上,现在的乡镇政府则是赤手空拳,不光无法有效地实施自己的职责,连自身都难保了,他们戏言:“过去无法,干部有法;现在有法,干部无法。”税费改革以后,由于财力严重不足,乡镇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乡镇工作靠的不是党性和科层制压力,而是乡村干部
4、的私人关系,村干部是看在乡干部的面子上才去落实各项工作的,因为在村干部也看到了乡干部的处境——铺天盖地的工作任务,难以确保的社会稳定,无法承受的债务(财政)压力支离破碎的管理权限,两头受气的尴尬局面,极不对称的个人待遇。当前的乡镇机构改革实际上是往取消乡镇的道上走,但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弱化基层组织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人口——资源关系日益紧张,弱势群体基数增大,社会矛盾突出,导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乡镇政府退出的话,跟进的必然是拳头和黑恶势力,这些现象在税费改革以后的农
5、村社会已经抬头。(三)乡村债务:岿然不动。数额巨大的村级债务一直是农村发展的一大隐患,税费改革后,农村债务的化解更是难上加难,就如笔者所在的XX镇的村级债务问题来说吧,呈现出来的问题是较为严重的。首先,村级债务基数庞大,该镇的村级债务总额为万元,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村平负债4万,村级债务构成非常复杂,有银行贷款、基经会借款、单位贷款以及农民个人借款;形成村级债务的原因也非常复杂,普九、村路建设、村办企业、农林开发、农村税尾欠、管理费开支等;近年来,上级要求完全化解村级债务,可是只给政策不给钱,基层为了化解村级债务,把能用的办
6、法都用尽了,该想的办法都想尽了,甚至把“老祖宗”留下的办公用房都卖了,而村级债务却依然岿然不动。其次,税费改革后,化解债务有三难,一是禁止增加债务难,村村通公路建设、办公费(水库移民、先进性教育、干部作风整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料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开支、乡镇垫交的生产水费,以及原来的抛荒田低价租给个人来种,而免税后原先的田主又回来要田,因合同不到期,只能给那些二次承包户补偿,需要钱,这些又都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二是化解债务难,办法都用尽了,该卖的集体资产都卖了,现在农民仍欠集体各种应交的税费元,可上级的政策是暂停清收农民的违
7、欠款,使村级债务的化解看不到任何希望;三是处理债权—债务关系难,为讨债上访的人很多,影响了乡村的稳定。二、建议(一)认识要加强。我们为什么要搞新农村建设?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潜移默化中就发展了变化。我认为只要我们搞新农村建设是“真心为民、改善民生”,就可以避免新农村建设成为“政绩工程”、“楼房化”、“别墅化”的代名词,群众就不会“住着新房子,过着穷日子”,也不会出现“少数人说共产党好,多数人骂娘”。(二)措施要科学。一要稳步推进。“三农”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越发突出。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惠及亿万农民的
8、战略工程,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二要因地制宜。4建设新农村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搞一刀切,推广一个模式,沿用一套考核指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