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41078
大小:1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浅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立如秤准,活似车轮”浅说成都:梅应生一、“枰准”、“平准”与“秤准”杨公澄甫所著《太极拳体用全书》有“明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载:“立如枰准,活似车轮。”据《中华大辞典》注解:“枰,读平,棋盘。围棋一局叫一枰”。据此“枰”之字义与太极拳无干,唯恐印版之谬误。近代有若干本传统杨式太极拳著述的“太极拳论”中,皆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者。据《中华大辞典》注解:“平,天平,计算物体轻重的器具,天平亦谓天秤。”据此分析,天平各部件中,有天平座、杠杆、指针、载物盘、法码、中央刻度等名称,唯无“平准”之说。笔者对“枰准”与“平准”品评多年,似觉均不甚妥,唯恐《
2、太极拳体用全书》排版印刷时误将“立如秤准”之“枰”遗漏一撇,成为“立如枰准”之“枰”,一笔之差,文不达意,谬误至今。拳经的每一个字,举足轻重,鄙人不才,愿与我同好共同探讨。撰著《明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年代,当时民间市贾通用计量物体的一种器具,名曰“杆秤”,从古沿袭至今。其秤体是由木质做成,较粗的一端为秤头,系有秤钩或秤盘,用来钩挂或盛所计量的物体,秤体较细的一端为秤尾,秤体上镶有供秤砣移动计数的点状秤星;秤体近秤头端有秤毫,用金属做成,此秤毫上系有绳子,供称物体重量时拎提,名曰“秤准”。正是《太极拳论》所指“立如秤准”之“秤准”所在。杆秤在计量物体
3、重量时,秤准在手的拎提下,因秤准距离秤头较近,秤头小幅度下降的同时,秤尾则相应较大幅度上翘。但无论秤头与秤尾如何相应上翘或下降,秤准总是垂进而立。即使拎提秤准的手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向上提动或向下沉落,无论秤杆处于基本平衡或秤头与秤尾总是垂直而立,这便是拳经中对“立如秤准”之真实描绘。我习拳者必先明了杆秤使用时之动态规律,方能仿效其动态规律行拳,以达拳经所指之本意。二、车轮转动时之运行规律拳经所云“活似车轮”者,当车轮在活动时有如下运行规律:车轮在向前转动时,正如时钟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车轴始终在车轮中心点位置;处于上方位置的车轮如像时钟12点位置
4、,向前向下转动于3点位置,然后向下向后转动于6点位置,继而向下向后移动于9点位置,然后向上向前转动共360度回到原来12点位置;当车轮在向后倒退旋转时,正如逆时针旋转:处于12点位置的车轮向后向下转动于9点位置,然后向下向前转动于6点位置……。倘若一辆汽车在直线向前开动或向后直线倒车,因车轮等大,前后左右所有的车轮转动位置及速度,均基本相等,而且都同是立圆转动。6比汽车车轮旋转要复杂得多的时钟机械在运转时,有若干不等大之齿轮同时旋转,尽管旋转速度各不相同,但都是同在一个平面上同时旋转。无论汽车的车轮等大在立圆位置同速转动,或时钟的齿轮在不等大平圆
5、位置不等速转动,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正如拳径所云:“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处不静。”三、“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在拳架中之体现(一)“立如秤准”在拳架中之体现“立身中正”是指拳架中头颈部和躯干保持垂直中正之意,泛指杨式大架身法的基本体闰而言。而“立如秤准”是将头颈部和躯干垂直中正比喻杆秤之准绳,将四肢比喻秤头或秤尾的某一端,在演练拳架中,有时上肢好似秤头,而下肢好似秤尾,亦有时上肢好似秤尾。其中某一端上翘与下降,但“秤准”总是垂直而立。譬喻“左搂膝拗步”之定势过渡到“手挥琵琶”之定势,右脚提起向左脚跟进半步之“跟步”中,当右脚提起好似秤尾在后向上翘
6、起的同时,右手如像秤头在后向下沉落,正好像翘翘板的一端向上翘起的同时,另一端相应向下沉落一样,在此上翘与下落的同时,头颈部与躯干如像“秤准”垂直而无起付地向前移动;右脚提起跟步时,头颈部与躯干垂直如像秤准无起伏向前移动的同时,右手如像秤头下沉,则左手如像秤尾相应上翘;当右脚像秤尾跟步下落足尖落地而足跟尚翘,而头颈部与躯干正像秤准无起伏地垂直向后移动;当左右两手一起一伏完成“手挥琵琶”定势的同时,左脚同步完成左虚步与两上肢合为“手挥琵琶”定势。从以上拳势过程,头颈部与躯干在“左搂膝拗步”定势时,如像秤准直立,当无起伏向前移动跟步和向右坐形成左虚步的
7、整个过程中,都正像“秤准”那样一直直立而“不偏不倚”、“所谓顶头悬”是也。“立如秤准”是针对头颈部与躯干之直立而言,而头颈部与躯干是否直立的显著标志是:鼻尖向下的垂直线是否垂落到前胸部,而不是垂落到胸前地面。笔者在临摹杨公澄甫拳架时发现,杨公澄甫94幅拳照,除个别因拳势的需要外,鼻尖的垂直线都是垂落在胸脯,对注重“含胸”而忽视“拔背”头颈部前倾者,是一个确切的说明,实际亦是对“立身中正”无声的教诲。据笔者多年广泛观察所得印象:与杨公澄甫拳照相悖的杨式太极拳,多为违犯经要领者。故此,傅钟文老师所著《杨氏太极拳正宗》,皆以杨公澄甫拳架供我后学临摹,可
8、见我太极先辈之用心。“立如秤准”是杨式太极拳最基本的身法,尽管“海底针”、“下势”、“栽捶”等个别拳架,头颈及躯干确有向前倾斜,但从这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