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3295
大小:209.50 KB
页数:184页
时间:2017-11-12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与虚词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1.爱(ài)(1)动词①爱护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⑤通“薆”(ài),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⑥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3)形容词,亲爱的,心爱的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2、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则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三国演义•失街亭》)②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逸,舒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动词①奉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③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②遭受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报任安书》)(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通“披”(读音二:p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②披散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
4、屈原列传》)推导提示:“被”的本义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4.倍(bèi)(1)动词①通“背”,背向,背着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②通“背”,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③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2)数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3)副词,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推导提示:“加倍”是后来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
5、”,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与“背”同。 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②根本,基础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③本业,常代指农业今背本而趋末。(《论积贮疏》)④书本,稿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2)动词,推究,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3)形容词,原来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4)副词,本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比喻为“基
6、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②轻视,瞧不起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推导提示:“鄙”本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7.兵(bīng)名词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②士兵,军队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7、(《信陵君窃符救赵》)③战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孙子•谋攻》)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2)动词①生病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