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

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

ID:16019587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7

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_第1页
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_第2页
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_第3页
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_第4页
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机工程学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述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交叉的边缘学科,涉及到人体测量学,心理学,生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成果,主要研究人、机、环境三者相互之间的作用,以人为本,根据人的特征,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实现安全、健康、舒适和高效的最佳组合的目标。2.人因工程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方法:1观测法2实测法(人体、生理、心理、作业)3实验法4模拟和模型实验法5仿真法6分析法(瞬间分析、知觉与运动信息分析、动作负荷分析、频率分析、危象分析、相关分析、调查研究法)7感觉评价法8心理测验法9图示模型法方法的特点:1借鉴了人

2、体科学、生物科学、相关科学的方法2学科交叉3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A人因系统中的人体特性B人因系统中机的因素(总体设计)C人因工程的总体条件(工作场所、传递装置,布置的设计)D人机系统中的环境(环控、保安)4.人因工程学的发展阶段1、早期人因工程学:二次世界大战前,人适应机器的阶段(人如何适应机)美国人泰勒首先研究对工作的流程研究,对工具设计要求。2、科学人因工程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机适应人)由于人的生理心理能力造成失败,人掌握不了重视工业与工程中“人的因素”,充分利用工程技术、医学、心理学、解剖学等相关学科3.、现代人因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将人-机-环境作

3、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从创造最适应人操作的机械装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协调,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5人因工程学的构成和应用构成:人体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应用领域:产品、作业、环境、其它研究内容:人的特征、人机关系、环境条件、人的作业6人因工程应用的研究方向?人因工程学的作用?研究方向:1.人体测量2.生物力学3.人员绩效4.产品与环境设计5.人机系统6.信息处理与决策行为7.安全与卫生作用:1提供科学的依据2为物的功能提供依据3为环境提供数据4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人的特征1.从外形分:头部、颈部、躯干、左右上肢、左右下肢解剖学分:骨骼、

4、关节、肌肉人机学分:人体多刚体运动学模型15个刚体由14个铰链连接2人体尺寸测量基准面:夭状面、正中夭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基本测点:头部测点16个和测量项目12个测量项目:共69项其中立姿40项坐姿22项,手和足部6项及体重1项3人的劳动生理特征: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器:主要由眼、耳、鼻、舌、皮肤五个感觉器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眼睛:视角、视力、视距、中央视觉,立体视觉、色觉、色视野、色盲、色弱、明适应、暗适应符合视觉特征的原则:1容易看见的原则2视觉形状零碎的法则3对比法则4远近视法则5运动式法则6错视、错觉法则7暗

5、适应法则8应急、疲劳法则9注意法则10调合法则人体尺寸之间应注意哪些问题:1.最大,最小尺寸如门窗走廊取高百分比95%(PMAX人多处取大百分位,人少取小百分位)2.可调节设计(桌椅类5%~95%)3.折衷设计(P50%大多数人可用)1.影响人体尺寸的相关因素5适当的修正量(尖头皮鞋和普通皮鞋)6.取最新的人体尺寸人的心理特征:1.人对信息的认识过程:感觉(a适宜刺激b感觉阈限c适应d相互作用e对比f余觉)知觉(a整体性b恒常性c错觉)记忆(a有意记忆与无意记忆b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c瞬间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听觉记忆、动作记忆)思维(a间接性b概

6、括性c与语言的不可分性)2.人的个性特征: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麦克利兰:权利、社交、成就需求论人体测量尺寸的作用,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人的作业特征1.能源来源:糖、脂肪、蛋白质1.能量代谢分:1.基础代谢2安静代谢(安静代谢=120%基础代谢)3活动代谢4相对劳动代谢率2.能耗:呼吸量、耗氧量氧债:氧需和供氧量之差3.作业疲劳:在作业过程中有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疲劳现象:肌肉疲劳、精神疲劳疲劳种类:1局部性疲劳2全身性疲劳3智力性疲劳4技术性疲劳5心理性疲劳现代的几种作业疲劳:1高度视力紧张作业的疲劳2高度精神紧

7、张作业的疲劳3交通疲劳疲劳说法:中枢学说、代谢物积累1.疲劳的一般规律1.青年人较老年人疲劳要轻,恢复得快;2.休息可以恢复体力;3.疲劳累积效应;4.人对疲劳有一定的适应性;5.在生理周期的疲劳;6.环境因素;7.工作单调引起的疲劳2.降低疲劳的途径:改善工作条件1.采用经济作业速度(省力的目的是产生效果);2.采用合适的作业姿势和体位;3.降低工作等级原则;4.改进装备和工具;5.改善工作环境有什么办法降低疲劳,什么叫疲劳,作业疲劳怎么防止作业疲劳跟安全生产有什么关系1、睡眠不足;2、反应慢,动作迟钝;3、重体力劳动的省能心理;4、增加心理负担;5、大量体

8、力劳动保证不过劳就能保证安全生产了解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