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

ID:15991996

大小:2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7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_第1页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_第2页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_第3页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_第4页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权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1)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1)共4页:1论文出处(作者):老田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1)http://m.biyelunwen./fanwen/qita/374740.html 二、中国工业边缘化的三重后果  1996年9月22日《洛杉矶时报》刊登的文章《芭比娃娃与世界经济》列举的芭比娃娃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这篇文章说,从中

2、国进口的“芭比娃娃”玩具,在美国的零售价为9.99美元,而从中国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在这2美元中,中国内地仅获得35美分的劳务费,其余65美分用于进口原材料,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用。再具体一些,在美国的7.97美元用于美国境内的运输、市场零售、广告、批发及利润,每个芭比娃娃仅广告费即达50美分,难怪美国第三产业发达;而在剩下的2美元中,香港占了1美元的管理运输费,台湾、日本、美国及沙特阿拉伯占了65美分的原料费,剩下的35美分由中国内地获得了劳务费,包括厂房、劳力和电力。其中支付给打工妹的劳务费,平均一个芭比娃娃不

3、足10美分,远远低于平均在每个芭比娃娃上面的广告费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劳动者,都不可能有为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创造产值的利润和工资。(转引自贺雪峰:《中国农村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前景》,未刊稿)  边缘化使得产业资本积累过程不能顺利完成,因此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扩张不得不依赖外来的资本投入。由于外来的资本隶属于不同的地区和部门,因此工业上的重复建设就不可避免了,这实际上是企业不能顺利完成资本积累的情况下,产业资本扩张的唯一出路。二十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蜂拥而起的“短平快”投资狂潮,带来的投资浪费是极为惊

4、人的。根据《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提供的数字计算,1985—1995年间,全国资本形成数值为104786.6亿元,占同期GNP的39.21%,考虑到新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中间的浪费和闲置,实际上有接近同期8%的GNP份额,在投资中形成的生产能力是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投资浪费占同期GNP新增加数的2/3以上。因为这个时期已经对企业实行“拨改贷”政策,企业的投资扩张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借贷而来,企业无法顺利实现投资回收的结果是企业失去还贷能力,最终不可能不表现为银行坏帐的相应增加。  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在1985

5、年到1995年的10年间,中国3200多种主要工业生产设备中,进口设备的比重由18.2%急剧上升到47.1%。这说明在短短的十年中,中国工业装备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就是这样被奉送给国外供应商;而我们自己通过20年高积累政策建设起来的机械工业,不可避免地要普遍陷入困境。这带来三个方面的严重问题:(1)中国在工业技术装备上严重依赖进口,重工业的灵魂———装备工业垮台,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轻加工工业;(2)装备工业的垮台对中国的高素质人员就业乃至国家技术开发能力的损害无法估量;(3)存量资产的报废对工人养老保障依托的破坏,

6、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安定问题,并留下了巨额的银行坏帐。  中国本土装备工业的垮台过程,实际上就是伴随着来自西方的劳动力节约型技术的引进过程,中国最近20多年的新增产值,多数是依赖这些技术生产条件的扩张而完成的。即便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在大量使用进口“先进设备”之后,也成了“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国自己生产的纺纱设备,万锭用工水平在300人左右,而从欧美日等国进口的先进设备是万锭用工30人左右。中国坚决实施了这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结果,不仅放弃了自己的重工业和装备工业,大量进口设备反而把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7、改造成为资本密集型产业了,由于进口设备的垄断价格,每单位劳动力就业需要的资本投入,也已经远远超过中国重工业的平均水平,大量装备进口的劳动节约型技术,导致在GNP增加的同时,对新就业的吸纳能力却是非常有限的。  1980年中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3%,1985年是20%,1990年降至16%,1995年降至最低点10.7%,到2001年大致上升到16%。1900年—1930年,美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大致上是10%—15%;1930年—1950年,变化到25%,大致上升了10个百分点。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

8、,财政收入的比重又上升了10个百分点,到70年代末期时达到35%左右。80年代开始到现在,美国的财政制度、政策、规模、结构,基本上比较稳定,总体规模大致上在35%左右波动。(参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的文章:《我国财政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考虑》,来自中国网)共4页:2论文出处(作者):老田中国的城市化前景与“三农问题”的出路(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