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

ID:15989800

大小:9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_第1页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_第2页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_第3页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 要:  分析了拔河比赛的力学原理,讨论了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为拔河运动员的组队和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 拔河; 决胜因素; 拉力; 摩擦力; 力矩; 技巧1 引言   拔河比赛虽然是普及性集体性的体育运动,但是参加者往往对拔河技术却知之甚少,以至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拔河比赛纯属比力气,没什么技术。这不仅反映出我国科学不够普及,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同时也反映出目前国内对拔河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拔河技术基础知识远远未得到推广与普及。拔河比赛看似简单,实际上隐含着比较复杂的力学原理。有关文献虽然从不同的角度

2、做出一些分析与讨论[1]~[5],但均未能结合比赛实际及实战要求作出综合性的比较系统的阐述。本文结合拔河比赛实际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希望能有助于理论联系实践,有助于拔河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2 拔河比赛的决胜因素   从拔河胜负的结果来看,负方一般会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负方队员没有被拉倒,只是队员脚底打滑或者双脚被迫向前移动(或手中绳子打滑)而绳子中点被平拉过分界线;二是负方队员脚底没有滑动,而是被拉得失去平衡、向前翻倒使绳子中点越过分界线;三是负方队员被拉得既有平动又向前翻转而告负。比赛过程中

3、胜负未定之前的双方的反复拉锯式对抗都包含在这三种情况之中。我们假定双方队员的手与绳子之间都没有相对滑动,绳子不伸长且质量忽略不计,队员的拉力方向与绳子之间的夹角都达到最小,每队队员拉绳子的合力为各个队员分力的矢量和。双方各以一名队员为代表,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这样,队员身体的运动可以简单地分为身体重心的平动、绕以队员的前脚为支点的转动和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三种情况[2]。2。1拉力克服摩擦力[2] 图1为A、B两队拔河时的示意图,受力分析如图2。A队共受4个力作用:重力GA、支持力NA、摩擦力fA和B队对A队的水平拉力

4、TBA。B队受力也是4个力,即GB、NB、fB和A队对B队的水平拉力TAB[1]。         对于A方,因为NA=GA,所受的合力  FA合=TBA-fA;对B方,也有FB合=TAB-fB。所以,无论对哪一方而言,平动时战胜对方都是对对方的拉力大于对方所受到的摩擦力。例如,A方战胜B方,就是A拉B的拉力TAB战胜B所受的地面摩擦力fB,即TAB>fB,B失去平衡,绳子中点O向A方平动。   拉力T是弹力,是人体肌肉收缩产生的力,它与队员的身体综合素质有关,是拔河比赛中起主要作用的力学因素。如果双方的拉力悬殊很

5、大,则拉力大的一方必胜无疑。当双方拉力相当时,若脚下摩擦力不够,必定自身滑动、失去平衡而落败。所以,增大摩擦力使自身稳定,则能与对方的拉力抗衡而立于不败之地,也就能为本方增加获胜的机会。   根据ƒ=μN,可知增大摩擦力应从增大摩擦因素μ和增大正压力N入手,具体做法有以下四点:   1.增大摩擦因素μμ与场地地面的软硬、粗糙程度、场地地面的材料和对员的鞋底有关。地面情况对双方都一样不用考虑,主要应当考虑选择坚固结实的、摩擦因数大的有较深较密沟纹的橡胶底鞋或车胎底的鞋,以尽量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2.增大正

6、压力N  在没有附加运动及没有竖直方向分力的外力作用时,由N=G=mg可知,体重较大的队员受的摩擦力也较大,所以应当尽可能选择体重较大的队员出场。   3.提高重心时增大正压力N  若运动员突然升高身体重心,其向上加速度为a,则N=G+ma>G,即运动员用力向下蹬地,可增大正压力N>G。但这个升高过程的时间很短,必须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奏效。(同理,运动员突然下蹲降低重心即重心向下加速时,N将小于G,将使摩擦力变小,这点要相当注意,要在摩擦力足够大时才可以用。)   4.采取高重心姿势增大正压力N  当对方排头队员处

7、于低重心姿势或对方拉绳位置较低时,采取高重心姿势抬高拉绳,使对方的拉力变为斜向下拉,利用对方拉力的向下分力增大正压力N=G+TBAcosα>G。如图3。             但高重心姿势不利于平衡拉力距,应用中应当把握好有利时机。这3、4两种方法有很强的技术性,队员与指挥需要经过认真的训练才能运用自如。   由于摩擦力是阻力,它在一定的范围随对方的拉力增大而增大,只能被动地抗衡,令对方拉不动,最多不败,却不能战胜对方。要战胜对方,必须有足够的拉力使对方失衡。所以摩擦力是胜负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2.2 拉力矩

8、战胜重力矩     拔河队员除平动外,还存在着以前脚为支点的转动。仍以A为例,对A起转动作用的是B方对A方的拉力TBA和自身重力GA产生的力矩,拉力矩使A向前倾倒,重力矩与拉力矩抗衡使A保持平衡,故重力矩在比赛中产生积极作用。若本方对对方的拉力矩大于对方的自身重力矩,即可拉倒对方而获胜。   重力矩的大小与队员身体的倾角有关[3]。队员为保持身体平衡,与地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