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

ID:15985920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7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_第1页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_第2页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_第3页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_第4页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培养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理工类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的问题。这种“重专业而轻人文”的教学模式,使理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人文素养缺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应该引起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关注。文章指出理工科院校应切实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且注重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拓展。同时,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教育过程中,努力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良性互动,为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专业教育人

2、文素质教育问题  [作者简介]戚毅(1979-),女,河南洛阳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素质教育;刘颖(1979-),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施志艳(1981-),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河北廊坊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2年度课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0315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

3、-0062-02  一、前言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人的成长成才除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并使人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大学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的需求下,许多大学的办学定位明显带有实用性和功利性色彩。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教学大纲的编排,无不体现出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特点。这种“

4、重专业而轻人文”的高等教育模式,看起来顺理成章,契合了市场经济本身对所谓技能人才的需求。但这种以牺牲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代价的教育方式,其弊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日益显现。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近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不仅仅是对发生在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极端事件的关

5、注,更多的是对在大学校园里蔓延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包括道德水准下降、功利化价值取向严重、理想信念淡化、精神空虚进行反思。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在“知识成人”和“精神成人”之间出现了巨大反差。  二、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引起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知识结构单薄等问题。虽然各个高校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但在现实情况中,这里的“育人”,主要是培育学生“做

6、事”的能力,而忽视“做人”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对专业课程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置之不理,结果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人文素养不高但具有实用性的“工具”,具体表现如下:  1.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此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意识问题。如屈原在几千年前,就发出了著名的《天问》,所问之事都是上古传说中人们不甚可解的现象,诸如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等。这些问题,本质上是作者从人类自身繁荣的角度来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然而,传

7、统文化所指向的宇宙、社会和人生等普遍性问题已经不在学生思考的范围,学生们思考的更多的是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具有现实性的问题。以传统的中华古籍为载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出现问题,现实与传统之间被人为地割裂。当大学生缺乏对“人之为人”这样事关人类幸福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时,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从人在整个世界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这样一个高度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一根本性问题,导致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2.价值追求庸俗化,崇尚“重占有的生存方式”。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强调的是人应当以物为中心,尽可能地获取物质资料

8、并以物质资料的多少来衡量与评价自己。“因为我的自我感觉和心理健康状态取决于对物的占有,而且是尽可能的占有。”这种对物的高度依赖,最终促使人们把追求成功和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