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ID:15985612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_第1页
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_第2页
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_第3页
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腹泻病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摘要】目的调查腹泻病惠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儿科归档病历中腹泻病病例110例,对其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应用率达92.7%。共涉及4类12种;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的为美洛西林、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钾和头孢茵素;单一用药率为52.8%,联合用药率为10.9%;静脉给药率达80.5%。结论我院在治疗腹泻病惠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关键词】抗生素腹泻病合理用药抗生素是临床预防、治疗和控制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由于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由此产生的毒副作用、耐药性等

2、问题也日趋严重。我院为综合性医院,儿科每年就诊患者较多,腹泻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儿科病例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抗生素在腹泻病病例中应用的合理性已引起人们的关注。1临床资料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的消化道常见病和多发病,分感染及非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1],怎样合理有效的治疗小儿腹泻病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1~12月儿科住院归档病历中腹泻病110例住院患儿,年龄50d~13岁,平均年龄5.0岁,男70例,女40例,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的诊断标准[2]按患儿体温、血常规、粪常规

3、、并发症、抗生素应用、用药品种、联合用药、给药途径、预后等项目进行登记,并作统计、分析。2结果2.1抗生素的应用情况110例患儿中应用抗生素的102例,应用率达92.7%。其中,应用单一品种抗生素的86例,占78.2%;二联12例,占10.9%;无应用三联及三联以上抗生素的病例。2.2抗生素选择的主要依据发热(>37.5℃)患儿86例,应用抗生素的86例,应用率为100%;体温正常的24例,应用抗生素的20例,应用率为83.3%;白细胞计数升高(>10.0×109/l)的49例,应用抗生素的49例,应用率达100%;白细胞计数正常的58例,应用抗生素的52例

4、,应用率达89.6%;粪常规有脓细胞的29例,应用抗生素的29例,应用率达100%;粪常规正常81例,应用抗生素的72例,应用率达88.9%。2.3抗生素的给药方法、疗程及预后采用静脉给药的98例,占89.1%;口服用药的l2例,占10.9%;无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的病例。110例患儿经治疗后治愈86例,占78.1%;好转24例,占21.8%;无死亡病例。3讨论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小儿腹泻在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但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预防用药占据相当高比例,以半合成青霉索类、头孢菌素类品种使用较高,这与全国大多数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朝着抗菌谱广、抗菌力强、耐药性少、不良

5、反应少的方向发展是相符合的。腹泻病抗生素的应用率高达92.7%,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腹泻病的病原体既有细菌,也有病毒。一般以病毒感染多见,占70%以上,仅有少数患者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3]。对于单纯病毒感染者,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又因其病程有自限性,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不需应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如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大便化验有脓细胞可选用抗生素治疗。本文调查显示,存在抗生素应用指征的病例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实际应用率,表明存在抗生素滥用的趋势。因此,治疗腹泻病时应尽可能在明确病原体基础上针对病因进

6、行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联用不当,联合用药比例过高。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病通常为轻、中度感染,很少出现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因此,一般没有联合用药指征。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有34.2%的病例联合应用抗生素,表明无指征。抗生素的给药原则是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对病原菌敏感且口服吸收良好的抗生素,不必采用注射给药;重症感染者应予静脉注射给药,待病情好转且能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本次调查的病例普遍采用静脉滴注给药,高达76.1%的静脉给药率仍显得太高。调查中发现,许多病例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半合成青霉素等血浆半衰期(t)短的药物时,采用每

7、天1次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期间有效血药浓度水平无法得到维持,易致病原菌耐药及菌群失调,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而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与使用不当均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可大量繁殖,增加医院耐药株的产生。增加难以控制的感染发生[4~5],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治疗腹泻病患儿时,抗生素的应用存在着用药指征把握不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方法和疗程不适当等问题。参考文献[1]邱咏梅.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l(3):222.[2]方鹤松,段怒城

8、,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