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管理的黄埔军校

保险业--管理的黄埔军校

ID:15978321

大小:17.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保险业--管理的黄埔军校_第1页
保险业--管理的黄埔军校_第2页
保险业--管理的黄埔军校_第3页
资源描述:

《保险业--管理的黄埔军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险业平安系高管群体显现 被称保险"黄埔军校" 2011年5月6日,中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迎来了新任掌门人49岁的中国保监会前主席助理袁力。  虽然由行业监管部门“空降”赴任,但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做事雷厉风行的袁力并不纯粹是一个保险业务方面的“新丁”。  简历显示,出生于1962年的袁力,曾短暂任职于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盘石县支行,而后,他转身进入保险行业,于1984年担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吉林市分公司国际业务处处长助理,1990年袁力南下深圳,进入正茁壮成长的中国平安,短短九年时间,从一名普通的保险业务员做到平安产险协理。  协理这个词是来自海外的“舶来品

2、”,在当今已经不常使用,但在保险业发展初期,初出茅庐的内地保险公司虚心向海外学习,公司中常设有“协理”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平安产险总公司副总经理。  一位早年和袁力在保监会共事过的资深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袁力工作执行力非常强,做事很有激情并且眼界特别开阔,曾经一度担任平安保险(美国)公司总经理,可以称得上既有保险公司国际、国内一线经营和管理经验,又有丰富而强有力的监管工作经验,尤其是他在监管经历中主要从事战略规划、发展创新方面的工作,这将为其领导这家国有商业保险集团的创新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保险业  “平安系”高管群体显现  袁力履新,也意味着保险市场的“平安系”公司高管

3、群体越发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国内保险公司出身自平安的“一把手”便有: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总裁何志光、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总裁刘经纶、太平人寿总裁郑荣禄、阳光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潘宏源等,这些都还只是寿险业的一把手。如果把产险公司及其他中小公司算上,这个一把手阵营还可以加十几个。而职业生涯从平安起步转而担任保险公司总部副总一级高管的业界翘楚更是不胜枚举。  而一些新成立的外资保险公司,很多新同事都是平安旧友。据了解,不少地方还出现平安旧将定期聚会,感情之外,交流比较多的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利益依托: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早年为他们设计的员工合股基金正迎来收获期。  多位保险从业人士表示,大

4、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金融行业“全方位”牌照的平安集团就被业界誉为中国保险金融行业的“人才摇篮”,而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平安便成为市场“挖角”的对象,平安也一度被坊间戏称为保险精英辈出的“黄埔军校”。  “平安人好用”  透过这些显现在台前的“平安系”高管群体,市场隐约看到平安培养人才快速成长的机制。实际上,“平安人好用”已成为业内共识。  “平安的创新、竞争激励淘汰以及国际化人才似乎已经成了一些保险公司的用人方略。平安出来的人普遍专业技能很强,业绩导向清晰,为人处世简单。”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据了解,除上述高管群体外,平安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专业

5、技术经理人和业务代理人,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离开平安后,散落在行业各个角落,甚至包括很多证券业、基金业的投资主管。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说明平安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适当的人才流动,有力激发了更多优秀人才的潜能和积极性,对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他表示,完备的培训机制和奋进的企业氛围使平安系人才得以快速成长,其适应性之强、受关注程度之高,在保险业内最具代表性,几乎建立起了国内保险行业人才的标准;而平安人才及其所附带的平安机制与管理,被“移植”到其它公司。  越挖越旺,平安不为所动  值得市场关注的是,在业内不停的

6、挖角和人才流动的过程中,平安不仅没有受到“人才外流”的影响,反而出现“越挖越旺”的香格里拉效应。  近两年,平安比较强势的个人寿险业务在“挑战新高”的策略下保持了年均30%左右的高增长,铆足了劲追赶业界“龙头”中国人寿,2010年底他们的目标终于初步实现。数据显示,2010年平安个人寿险业务新单规模保费一举超过国寿,成为行业第一。  产险方面,平安也高歌猛进。2009年7月,平安产险首次超越太保,从原来产险“老三”的位置上升为“老二”。2010年,更是实现了近60%的高速增长,进一步甩开太保,显示出追赶行业老大的势头。  今年一季度,平安的保险业务继续在和主要竞争对手的搏杀中保持

7、领先,其中寿险业务总规模保费达到人民币657.93亿元,同比增长25.7%,产险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203.05亿元,同比增长33.8%,业务品质继续保持良好。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一家企业因为人员流动造成长时间的动荡,甚至伤害元气,除了能够说明离开的人物确实不简单,暴露的更多是企业根基出现了可能致命的问题,而平安的“不为所动”甚至迎难而上、越做越强,恰恰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发展成熟、机制完备的大型企业,在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时,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与深厚。  “拿不走”的平安优势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