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

ID:15966437

大小:272.0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8-08-06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_第1页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_第2页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_第3页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_第4页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防工程结构设计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人防工程设计院袁正如内容提要一.概述二.核爆冲击波荷载三.核爆等效静载四.荷载组合五.内力分析、截面设计与主要构造规定六.人防结构设计七.关于结构的功能转换八.结构设计中的有关问题一、概述1.人防荷载的特点1.1人防荷载的来源:来源于核爆炸冲击波1.2人防荷载的作用时间:很短,1秒钟左右1.3人防荷载的作用次数:一次(整个结构寿命期内一次)1.4人防荷载的性质:突加快卸的瞬时动力荷载1.5人防荷载的分布:同时、均匀、满布1.6人防荷载的分项系数:分项系数=1,原因

2、是:偶然性荷载不乘分项系数;人防结构可靠度要求比工民建结构低。2.人防工程结构的主要特点12.1、核爆动荷载属于偶然性荷载,荷载具有量值大、作用时间短且不断衰减等特点。2.2、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应同时满足平时和战时二种不同荷载效应组合的要求。2.3、地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对于普通爆破航弹、核爆炸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等破坏因素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设计防空地下室时可考虑这一因素。2.4、墙、柱等承重结构,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互对应,以使地面建筑物的荷载通过防空地下室的承重结构直接传递到地基上。2.人防工程

3、结构的主要特点22.5、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应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2.6、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可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设计2.7、材料设计强度可提高2.8、由于核爆动荷载是偶然性荷载,钢筋混凝土构件又允许开裂,因此比之静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安全度可适当降低。2.9、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同时安全系数也可取较低,在这种瞬间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产生因地基失效引起结构破坏。3.人防结构结构设计特点3.1可用“等效静载法”、可拆开为单个构件进行计算(规范用三个系数过渡到等效静载)3.2各

4、部位抗力(强度)相协调3.3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3.4充分保证结构的延性,“强柱弱梁(板)”、“强剪弱弯”4.人防工程结构选型4.1、防空地下室结构选型应根据防护要求、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物结构类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4.2、防空地下室结构选型包括结构类型与选择。4.3、既要满足作为上部建筑基础的要求,又要满足战时作为防护结构的要求。防空地下室常用梁板结构、板柱结构以及箱型结构等。当柱网尺寸较大时,也可采用双向密肋楼板结构。二、核爆冲击波荷载二、核爆冲击波荷载1空气冲击

5、波2地面空气冲击波3地面冲击波主要设计参数4空气冲击波对人防工程的作用5土中压缩波及其对人防结构的作用6人防结构核爆动荷载计算1空气冲击波1.1空气冲击波的形成核武器在空中爆炸时,反应区内的高温高压气团高速猛烈地向外扩张,冲击及压缩其邻近的空气,从而形成空气冲击波,并且不断向外传播。1.2超压波阵面后的压缩空气层称为压缩区,在压缩区中压力超过正常大气的压力称为冲击波超压。在波阵面上超压值最大,称最大超压或超压峰值。通常讲超压值△Pm,均指超压最大值。1.3空气冲击波组成空气冲击波是由脱离爆心后不断向外传播的

6、彼此紧密相连的压缩区和稀疏区构成。1.4动压当冲击波波阵面接触到未被扰动的空气质点时,使该处空气质点获得很大速度,空气质点高速运动如受到结构滞止,则产生作用于结构上的压力,称为“动压”,动压的变化规律与冲击波超压的变化规律相似。2地面空气冲击波随着离爆心投影点的距离不断增加反射波阵面与入射波阵面汇合成为冲击波,此汇合后的冲击波称为“合成波”,即地面冲击波,地面冲击波阵面靠近地面部分垂直于地面,即沿地面水平方向传播。一般人防工程是按冲击波作用是按平行于地表的地面冲击波考虑。3地面冲击波主要设计参数4空气冲击波

7、对人防结构的作用4.1反射效应当冲击波在传播方向上遇到一刚性结构物时,会产生很大反射超压。1)、当冲击波传播方向与障碍面法线夹角α=0时的反射称为正反射,此时反射系数最大,2)、α≠0的反射称为斜反射,随夹角α增大,反射系数逐渐减少。3)、当α<30°时,斜反射系数与正反射系数相差不大。4)、设计时按最不利因素考虑,故在设计时均按正反射系数取值,当α略大于30°时,冲击波沿表面平行滑过,不产生反射,此时反射系数为1。2)扩散效应当冲击波从小孔进入大空间时,进入大空间的空气冲击波参数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如超压

8、峰值会有所降低,并使波形出现一段升压时间,即冲击波的扩散效应。在确定防空地下室顶板荷载时,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考虑进入地面建筑冲击波产生的扩散、膨胀影响。当冲击波传播方向与室外出入口轴线垂直时(如竖井式出入口),由于口外冲击波气流质点运动速度在出入口轴线上的分量为零,因此口内冲击波的产生只是由于口外冲击波扩散、膨胀而引起的。因此,从各种出入口形式来看,竖井式、穿廊式出入口形式较有利,而直通式出入口、单向式出入口则差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