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

ID:15947837

大小:3.55 MB

页数:192页

时间:2018-08-06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_第1页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_第2页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_第3页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_第4页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幼儿和谐个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集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季晓英164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幼儿和谐个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集自主性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⑴为幼儿创造和提供充分的自主性游戏时间与条件是幼儿园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基本途径。一、重视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最能给予幼儿自主性游戏机会的场所是区角游戏。教师不仅应

2、关注游戏区角的设置,更应关注区与区之间幼儿的流动和材料的流通。理想中的区角游戏状态应该是孩子们个个有事做,时时有事做,通过人员的流动带动物品的流通,引发孩子的自主交往和创造热情。为此,教师应善于结合教育内容,为各个游戏区角增添半成品材料,让儿童始终有新鲜感,时时有事做。如为配合大班的主题教育内容“有趣的植物”,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饭店”里投放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做韭菜和香菜;新开了“中医院”,让幼儿用泡沫块和牛皮纸包成中药包,并形成了一条龙式的中药加工流水线;让幼儿设计各种“植物”,再把它们种到“休闲广场”,美

3、化环境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个游戏区为孩子们设置一个百宝箱式的材料箱,里面放置各种质地的纸、剪刀及废旧材料等,供幼儿碰到困难时选用,以支持他们展开无限想像的翅膀。二、善于引导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一)在环境中的渗透隐性指导虽说自主性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与主动开展的游戏活动,但在幼儿园教育背景下,教师的引导仍然很重要。只是相对于教师特意设计的教学游戏来说,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引导教师应更加讲求策略,善于将教育意图渗透于环境之中。如中班、大班的孩子已会通过讨论制定规则并会设计游戏规则标记。因此一开始教师让孩子自主设计时

4、,他们的积极性很高,给各个区设计了4-5个标记图。由于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规则标记,因此在不同的区角出现了不一致的标记图,导致其他孩子看不懂标记图的意思。于是教师又引导孩子们讨论设计让大家一看都懂的图案,如画个笑脸表示“微笑服务”;画一排小朋友,表示排队等候等。经过教师的引导,不仅简化了原来设计的五花八门的规则标记,而且能真正发挥规则标记的隐性指导作用,培养幼儿的规划意识。(二)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教师首先应是幼儿游戏的旁观者与参与者。其中,观察游戏是教师指导儿童游戏的前提。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游戏的主题和

5、情节、幼儿的行为、选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幼儿社会性水平、幼儿的表征能力等。164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自主活动中促进幼儿和谐个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集在此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与材料,积极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这应是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如幼儿正在“加工厂”当工人,加工“鸡蛋”。教师也进去当起了“工人”,一会儿感觉到捏鸡蛋太单调了,于是就和幼儿聊了起来:“这个鸡蛋是哪里订购的?有没有要求我们送货?”这些问题立马引起了孩

6、子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丰富游戏的欲望。教师又不失时机地问他们:“该怎么装货呢,鸡蛋很容易碎的”。这促使孩子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找来了盒子和碎布,把“鸡蛋”放好。其次,教师应是游戏的支持者。小班孩子的游戏水平相对比较低,遇到困难常常会求助于教师。这时教师应该是一位积极的支持者。如有一次教师到娃娃家以奶奶的身份去作客,扮演“妈妈”的小朋友很热情,马上倒来茶水,并端来一碗红团圆,教师故意说:“我不喜欢吃红团圆,想吃白团圆。”“妈妈”说:“我们家没有白团圆。”看教师故意不太高兴,就说:“那我去问问老师吧。”辅班教师听

7、了孩子的诉苦,没说什么,只是给了他几张白纸。孩子一见材料,就恍然大悟,知道把白纸一团就成了。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提供的支持让孩子获得了一次创造的机会,解决了游戏难题,也发展了其动手操作与动脑思维的能力。三、在师生的分享中促进自主性游戏的发展(一)善于接住孩子的话题每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参与游戏的体验不同、经验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开展游戏讲评由此可以成为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分享快乐的过程。以下游戏讲评即达到了这一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幼儿甲:“今天,我在水果店当营业员,有人要买菠

8、萝,可是店里没有菠萝。”老师:“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幼儿甲:“我用橡皮泥给他做了一个。”老师:“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师接住孩子的话题,很自然地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幼儿。)幼儿乙:“可以用纸画个菠萝,再把它剪下来。”幼儿丙:“可以让妈妈用黄颜色的布缝一个菠萝。”可见,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都能从“客人”的需要出发,想方设法地满足“客人”的需要,这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