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

ID:1594778

大小:673.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上传者:U-318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_第1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_第2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_第3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_第4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DOI:10.3969/j.issn.1009-847X.2014.12.003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孔垂颖马恩海王今(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①政治因素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PEST嵌入式SWOT分析荩……………………………………………………………………………荨能源瓶颈和环境污染成为倒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产业升级方面,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刺激政策,随着各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逐渐重视,我国也推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具体政策如下页表1。②经济因素摘要:本文采用PEST嵌入式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分析,将发展战略划分为进攻型、适度进攻型、偏重防守型和防守型四种类型,并对每种战略的子战略进行了总结。得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应选择偏重防守型战略,并需不断增强自身内在优势,实现将进攻型作为最终战略选择。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比2012年下降0.1个百分点,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降低,但企业的盈利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③社会文化因素1引言新能源汽车PESTSWOT发展战略关键词近年来,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将关注点转向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制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十五”期间,国家就把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863重大科技课题”,以氢能源动力汽车作为发展对象。2009年由科技部牵头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启动,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面向市场。而2008年北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已成功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教育结构日渐优化,教育培训体系逐渐健全,对教育的关注度越发重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方面,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快引导专业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较高素质人才丰富。④技术因素与传统汽车不同,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某些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较高,与欧美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不大,甚至在部分领域具有相对领先的技术优势。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2013年倡导的“中国梦”等活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流方式,建立了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基本掌握了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锂离子动 表1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颁布时间主要内容科技部组织并召开了“十五”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可行性研究论证会,2001年“三纵三横”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布局由此确立2004年科技部召开了关于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座谈会国家成立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的研究,重点落②经济因素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是资金配置扭曲,名义GDP的增速明显低于货币供应量增2006年2010年2011年2013年实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集成与协调工作,保证新能源汽车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将深圳、上海、杭州、长春、合肥等5个城市确定为试点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最高补贴可达6万元国家公布“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确了财政补贴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具体政策利用各自在不同市场的优势帮助对方开拓市场和拓展业务速,社会融资规模飞速扩张,金融系统资源、期限配置不合理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是产能过剩严重,呈现行业面广、过剩程度高等特点,包括汽车行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矛盾。③社会文化因素我国人口基数大,研发力电池与国际水平接轨,特别是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在纯电动汽车技术发面,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完整,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我国已经研制出了可广泛应用于客车、轿车等领域的多元素聚合锂离子电池以及电控系统等产品,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技术方面也基本与国际同步,在某些领域还具有独特优势。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我国是研究燃料电池比较早的国家,已初步建立起燃料电池的研发体系,与国际技术水平相当。(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劣势①政治因素近年来,虽然政府陆续出台了各种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但对其融资渠道和管理体制等配套措施并没有及时跟上。在融资渠道方面,汽车产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有企业在风险投资保障方面机制不健全,而民营企业靠自有资金投入技术研发困难较大,民营企业缺乏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在管理体制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管理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发改委四部门协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人员多,但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的人才相对欠缺,且整体素质偏低。此外,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汽车企业之间很少有合作,很难通过合作来降低研发与推广的风险和成本,目前除吉利、奇瑞等少数自主品牌厂商外,依靠合资企业谋求发展是国内汽车厂商的主要发展模式。④技术因素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某些方面比较先进,但在大部分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的技术创新主要还停留在通过改进进行创新的阶段,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研发团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标准有待完善,我国当前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大都是关于性能和安全领域的,在技术方面的标准还有待完善,关于技术考核、评定标准等都迟迟未出台,标准的缺乏制约着技术的进步。(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机会①政治因素当前,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加明显,为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 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战略,这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国家也开始大力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②经济因素当前世界经济形式逐渐好转,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美国采取多种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出口倍增计划、页>>阅读提示在制造、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等各方面的全球化。②经济因素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但经济增长的动力并不强劲,低速增长成为了常态,因此,寻找重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工作的主要方向。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给岩气革命等。世界宏观经济逐步走出低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私人消费增长回升,社会消费与投资信心增强,欧债危机有所缓解,德国经济增长强劲,带动整个欧元区向好。世界经济的向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③社会文化因素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近些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渐显现,面对这样的挑战,人类开始反思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世界各国都积极参与,在坎昆谈判、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会议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低碳环保成为了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方向。不可否认的是每年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不可小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④技术因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强调的是技术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步伐加快,创新力度加大,为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手段。此外,汽车产业合资企业较多,国际间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速与深化,新能源汽车技术梯度转移平稳,人才引进相对容易。(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威胁①政治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法律架构并不一致,自成体系,技术保密条款的苛刻性以及节能减排的政治干预性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③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更加凸显,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合资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瓶颈”之一。另一方面,虽然处在和平年代,但民族极端主义导致的部分国家抵制外国产品的进入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其发展受到部分国家本土文化的影响。④技术因素在当今这个人才极度匮乏的年代,许多国家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人才的争夺相当激烈,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种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此外,考虑到技术的难获得性,世界各国对于高端技术施行封锁,技术垄断现象严重。即使是通过企业合资来获得技术,也只是国外企业来抢占中国市场的条件,不可能真正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匹配通过以上分析,建立PEST-SWOT分析矩阵,如下页表2所示。其中,SO战略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抓住国际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各种机会,充分发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内部优势,从而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WO战略强调在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外部机会的同时,要注重 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劣势(Weaknesses)WP优势(Strengths)SPWESEWSSSWTST机会(Opportunities)OPWO战略(偏重防守型战略)SO战略(进攻型战略)OEOSOT威胁(Threats)TPWT战略(防守型战略)ST战略(适度进攻型战略)TETSTT表2新能源汽车产业PEST-SWOT分析矩阵避免产业内部的劣势,通过克服自身劣势来扩大市场、提升竞争力。WT战略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解决内部劣势的同时还要努力消除产业外部威胁,在产业夹缝中小心经营、寻求生存。ST战略要求产业在具备较强的内部优势的同时还要应对外部威胁,积极寻求产业发展途径和方法,提高市场份额,获取较高利润。四种类型的发展战略在各自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要素的组合下,形成各自战略板块中的子策略,如图1所示。在进攻型战略中,由于产业自身优势明显,且外部环境良好,产业能很容易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甚至是集群化;在适度进攻型战略中,产业自身优势明显,但外部环境比较恶劣,产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适应环境,最终也能实现产业的一体化和集群化;在防守型战略中,产业自身存在劣势且外部环境较差,只能通过低成本策略、机制体制创新等同时改变内外部环境的途径来改变所处境地;在偏重防守型战略中,虽然外部环境良好,但自身存在不足,在这种战略中改变自身条件成为重中之重,因此,产业需通过产品开发,与国外企业合作等方法提升自身竞争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当选择偏重防守型战略,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较好,特别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需求强劲。但在自身优势方面存在不足,技术的相对落后,人才的匮乏等都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偏重防守型战略中,与国外企业合作离原点最远,其含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机会空间比较小的时候可以首先选择采用与国外企业合作策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依次采取整体营销、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零部件产业化、产品开发,实施人本管理等策略。在内外部环境分析中,内部优势起决定作用,偏重防守型战略强调培育内部优势,而适度进攻型战略因自身具有内部优势,即使是在市场机会较少的情况下也有进军市场的能力,防守型战略向偏重防守型战略转变比较容易,适度进攻型向进攻型战略转变也比较容易,因为产业增长能够迅速带来市场机会的扩大。然而偏重防守型向适度进攻型转变困难就会较大,因为内部优势的培育需要时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在由偏重防守型向适度进攻型转变,还需要产业中各部门的不断努力以实现顺利转型。4结论(7)与国外企业合作(7)集群化(6)整体营销(6)一体化(5)低成本(5)规模化发展(4)提升产品质量(4)市场开发(3)零部件产业化(3)技术开发(2)产品开发(2)差异化(1)实施人本管理(1)市场渗透偏重防守型区域进攻型区域防守型区域适度进攻型区域(4)适度多元化(6)集群化(3)完善产业配套(5)一体化(2)机制体制创新(4)品牌化(1)低成本(3)市场渗透(2)差异化(1)保持成本领先世界各国意识到调整汽车产业结构、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新能源汽图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偏重防守型进攻型防守型适度进攻型图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演变轨迹大写精彩全程回放2期,不含邮费)70元/套(豪华合订本全年1联系电话:0431-859010980431-85907709QQ客服:26566736车产业成为了必然趋势。而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另一方面,我国的核心研发技术较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明显。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应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抢抓机遇,协同攻关,最终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编辑石荣)参考文献[1]GongH,WangMQ,WangH.NewenergyvehiclesinChina:policies,demonstration,andprogress[J].MitigationandAdaptationStrategiesforGlobalChange,2013,18(2):207-228.[2]RichardsonDB.Electricvehiclesandtheelectricgrid:Areviewofmodelingapproaches,Impacts,andrenewableenergyintegration[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3,19:247-254.[3]SerraoL,OnoriS,RizzoniG.Acomparativeanalysisofenergymanagementstrategiesforhybridelectricvehicles[J].JournalofDynamicSystems,Measurement,andControl,2011,133(3):10-12.[4]李传喜.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4(2):45-49.[5]张艳.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3):388-3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