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ID:15946573

大小:52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1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2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3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4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1.(2008·山东文综)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解析:(1)本题考查灾害的形成。首先要从图上读出涝渍灾害的分布,再结合地形、地势、气候、人类活动来回答。(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是自然因素或现象的变异。采取的措施应针对灾害的成因,同时还要可行。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2.(2

2、010·福建普通高中质检)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解析:第(1)题,依据甲图可以看出,福建省台风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依据图乙可发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第(2)题,对台风灾害的防御,可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分析。答案:(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2)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

3、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3.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在洪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甲图所示的时期,其灾害损失是:淹没农田200km2,毁损房屋20间,死亡人数20人;在乙图所示时期,灾害损失是:淹没农田1000km2,毁损房屋500间,死亡人数300人。造成这种灾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生活在该区,为减轻灾害损失,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解析: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较

4、大,则灾情增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答案:(1)①乙图所示时期河流两岸土地被广泛开垦。②乙图所示时期河流两岸城镇密集,人口密度增大。③乙图所示时期水土流失加重等。(2)在河流两岸的洪水高风险区,不宜建永久性居住地。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9年7月14日,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材料二 下图为台湾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1)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台湾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近30年来,地震中人员伤

5、亡数量有减少趋势,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为什么?解析:第(1)题,根据板块构造知识可知,台湾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第(2)题,根据材料二图中地形特点,再分析人口及经济分布概况,就能得出灾情西部比东部严重的原因。第(3)题,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科技水平明显提高,这是地震中人员伤亡数量有减少趋势但经济损失有所加重的主要原因。答案:(1)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2)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聚落众多。(3)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

6、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蝗灾属于爆发性、迁飞性和毁灭性的农业生物灾害,蝗灾、洪灾和旱灾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自然灾害。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707年。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111次蝗灾发生的月份统计。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中国虫神庙的分布。(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蝗灾发生的特点及原因。(2)据材料二显示的信息,说明我国蝗灾的

7、分布特点。(3)分析说明蝗灾和旱灾的关系。(4)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消失,只要条件适宜,就会卷土重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原因是什么?(5)列举治理蝗灾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蝗灾的时空分布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从时间上看,蝗灾主要发生在夏季,冬季几乎没有。虫神庙的分布反映了我国蝗灾的空间分布特点: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长江以南蝗灾减少,到东南沿海几乎没有。蝗灾与旱灾经常链性发生,古代就有“旱蝗”的说法。受气候异常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蝗区不断产生,老蝗区蝗害反复,蝗灾发生逐年加重。答案

8、:(1)蝗灾多发生在夏季,其中6月份发生频率最高,冬季蝗灾几乎没有;原因: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