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头部疾病课件

动物头部疾病课件

ID:15940545

大小:4.1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8-06

动物头部疾病课件_第1页
动物头部疾病课件_第2页
动物头部疾病课件_第3页
动物头部疾病课件_第4页
动物头部疾病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头部疾病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物头部疾病耳血肿(othematoma)耳血肿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耳部血管破裂,血液积聚于耳廓皮肤与耳软骨之间形成的肿胀。血肿多发生在耳廓内侧,偶尔也发生在外侧。多见于猪、犬和猫。【病因】动物之间玩耍、撕咬,或因耳内瘙痒而剧烈甩头和磨擦耳部,结果造成耳廓内血管破裂而形成肿胀。【症状】血肿形成后,耳廓显著增厚并下垂,按压有波动感和疼痛反应。穿刺放血后往往复发。若反复穿刺且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容易感染化脓。【诊断】依据耳廓出现明显肿胀和穿刺结果,容易作出诊断。【治疗】1、小的耳血肿一般不必治疗,由其自行吸收。2、较大的耳血肿可在穿刺放血后

2、,在耳廓内侧放适量棉花后装置加压耳绷带,并保留7~10天。3、若保守疗法无效,需要手术治疗图6-1耳血肿切除及缝合方法A正确的缝合方法B.不正确的缝合方法C.缝线全层通过耳廓,结打在耳外面外耳炎(Otitisexterna)外耳炎是指外耳道的炎症,是犬猫、尤其长毛及垂耳品种犬猫的常见病。【病因】长毛及垂耳品种的犬猫(如波斯猫)耳部被毛长,耳道狭小,当洗浴、游泳或其他原因使水进入外耳道后,因耳道内与外界空气流通不足,耳道内温度高和湿度大,容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或犬糠疹癣菌感染。此外,猫外耳炎还多与

3、耳痒螨感染有关。【症状】动物突出表现为摇头抓耳,烦躁不安。检查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耳道内有多量带臭味的、淡黄绿色稀薄的脓性分泌物或棕黄色鞋油样耳垢;触诊耳廓或耳根部,显著疼痛。慢性病例的耳道分泌物比较浓稠,耳道因上皮肥厚、增生而变得狭窄。严重的化脓性外耳炎容易造成鼓膜穿孔,继发中耳炎、内耳炎。【诊断】依据动物摇头抓耳的临床表现,结合外耳道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耳道内分泌物呈淡黄绿色稀薄的脓性分泌物,常为细菌感染;呈棕黄色鞋油样耳垢,常为糠疹癣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呈棕黄色或棕黑色粘稠耳垢,常为耳痒螨感染。为进一步确诊,可用棉签沾取少

4、量耳垢在显微镜下检查是否有耳痒螨存在。【治疗】1、对动物全身麻醉后,剪去耳廓内及外耳道口的被毛,先后使用3%双氧水和0.1%雷佛诺尔溶液棉签充分擦拭外耳道,再用干棉球擦干。2、对于细菌性外耳炎,可滴入复方新霉素等抗生素类滴耳液,或用来源方便的氯霉素眼药水和醋酸氢化可的松眼药水交替滴耳,每天3~5次,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3、感染严重的,须全身应用抗生素。4、对于真菌性外耳炎,应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达克宁)或曲安奈德益康唑(派瑞松)涂抹。对于耳痒螨引起的外耳炎,可直接向耳道内滴入“害获灭”或“通灭”数滴,同时配合

5、皮下注射。中耳炎与内耳炎 (tympanitis&labyrinthitis)中耳炎是指鼓室黏膜的炎症。内耳炎又称迷路炎。各种动物都可发生,以猪、犬、兔多发。【病因】中耳炎主要是因外耳道炎症蔓延引起鼓膜穿孔后发生,也可因鼻咽部炎症经耳咽管感染或血源性感染而引起。内耳炎多继发于中耳炎。【症状】中耳炎具有与外耳炎相似的摇头抓耳表现,但更多见患病动物呆立,头向患侧倾斜,精神沉郁,听力减退。严重感染时体温升高,耳根压痛,从耳道流出多量脓性分泌物。中耳炎容易并发或继发内耳炎,患病动物可表现运动失调,头颈向患侧倾斜或转圈,有时跌倒于患侧而不能站

6、立。【诊断】依据患病动物呆立、头向一侧倾斜的临床表现,结合外耳道检查结果,即可初步作出诊断。确诊需使用检耳镜检查,观察鼓膜是否穿孔并分析感染来源。【治疗】对于轻度炎症,用复方新霉素等抗生素类滴耳液滴耳,每天数次;同时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炎症剧烈者,除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之外,最好进行中耳冲洗。具体方法:在全身麻醉下,借助于检耳镜将一根长10厘米、内径1毫米的中耳导管经鼓膜破口插入中耳,先用0.1%新洁而灭溶液冲洗,再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吸干冲洗液,再用复方新霉素等滴耳液滴耳。角折(fractureofhorn)角折为反刍兽特发疾病

7、。多见于牛,尤以公牛为多发,羊与鹿也常有发生。【病因】牛羊鹿等因暴力所致,或人为断角。【症状】1.角鞘脱落角鞘活动甚至全部脱落,同时角根部软组织受到损伤。角突部骨质表面常有大量混有血液的渗出物积聚,不久出现脓性渗出物,角根部疼痛、灼热,患畜头部常向病侧倾斜。2.角鞘破裂可发现在角的生发层,表面出血,在角突骨质上可能出现骨裂或骨折。有时破裂口组织被污染,有时因病期稍长可感染化脓。当叩打角鞘或握住角鞘以保定该牛时,均表现疼痛感。3.高位角折指角折部位在角全长的l/2以上靠近角尖处,可见到角折处动摇或连同角鞘完全分离,并可从角折处向外流血

8、。4.低位角折是最严重而又常发的一种角折。角折位于角全长的1/2以下靠近角基部。较多见于角突颈部。部位愈低症状愈重,可以看到从损伤的角血管中大量出血,有时甚至还伤及额骨。一般均可见到与额窦相通的角突腔,其中充满血液,甚至从鼻腔流出血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