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26525
大小:103.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8-0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公共政策概论》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行政D.社会团体2.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
2、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A.终结状态B.特殊状态C.正常状态D.起始状态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A.理智B.理性C.情感D.有限理性4.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A.创造性思维B.直觉思维C.灵感思维D.豁然开朗思维6.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3、,一般公认以()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B.,西蒙C.克朗D.戴维·伊斯顿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B.定性C.定量D.系统分析8.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9.()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A.公共利益B.政策方法论C.政策过程D.公共问题10.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B.对社会进行管理C.为人们
4、提供行为准则D.塑造公共价值观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12.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I。A.非程序化决策B.战略决策C.程序化决策D.策略决策13.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A.效率优位观念
5、B.科学民主观念C.公平优位观念D.创新超前观念E.人本观念1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E.多变化15.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A.全国性公共问题B.国际性公共问题C.管制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6.公共政策主体17.正式评价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8.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19.简述实际工作中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的三种态度。20.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五、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只答出要点未展开
6、论述者,每题最高只能得12分)21.试述中国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22.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C3.B4.B5.C6.A7.A8.D9.A10.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ABCD12.AC13.BCDE14.ABCD15.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6.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17.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四、筒答
7、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8.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以上要点每少一点扣2分,扣完为止。)19.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4分)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3分)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3分)20.无为思维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