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13879
大小:1.3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06
《心理学电影赏析合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学电影赏析集合收集信息修改PPT赵向南1616938028整理材料制作PPT吴鑫杰1616938019参与讨论搜集电影周心蓝1616938052参与讨论演讲PPT刘苏东1616938049组员1.《异度空间》。序言概述2.《死亡实验》电影赏析3.《心灵捕手》心理电影4.《飞越疯人院》趣味知识结构目录心理是主角,电影是载体许多电影涉及人性背面的东西,如心理变态,恐怖,暴力,情色,放在心理学的范围内,这都是应该探索的内容。序言概述心理学与电影作为一门反映人类生存活动的综合艺术,电影自其诞生起就一直没有脱离过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影视文化的主题无非是人的生理基
2、础和心理动机:爱情,暴力、犯罪、金钱,而隐藏在这些现象下面的原因心理变态或者说精神疾病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精神疾病的特征和性质极大地刺激了拍片人的想象力,为日益枯竭的题材来源打开了柳暗花明的大门,为垂死挣扎中的情节剧注入了起死回生的新鲜血液。心理治疗是一门科学,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门艺术。电影里面包含了许多的心理元素。我们在许多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到有关心理对人的影响。而事实上人的心理构成是极其复杂的,包含了许多元素,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异度空间》张国荣之死很容易与电影《异度空间》联系起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开心过。”这是张国荣生前拍的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中一
3、句臺词。但真正恐怖的是,这也竟是张国荣的真实想法!因为此后不足一年,张国荣果然从楼顶跳了下去,而且选择在愚人节这一天!一、张国荣为什麼会患上抑郁症源自某种长期的内心冲突或人格障碍。完美主义既造就了他的非凡成就,也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困扰对于张国荣可能出现的内心冲突,张国荣对於入行娱乐界一直不能完全适应。为此,张国荣曾一度努力掩饰自己,将自己的不快埋藏在心底,不作丝毫的表露。他曾说:“过去我一直觉得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我只是不喜掩饰,用自己的真性情去待人处世。但批评的话听得多了人也逐渐成熟。有一次自我反省之下,才翻然醒悟,以前待人处世的态度是太过任性了,於是决心改变自
4、己的性格。”殊不知,对于像张国荣这样性情中人来讲,“掩饰”自我就是在折磨自我。在心理学上,长期的自我掩饰会导致自我不协调及人格不和谐,它突出表现为自我压抑、精神紧张、自我惩罚等,其久而久之,会导致人强烈的自我挫败感激自我仇视等,长期的自我掩饰还会忧虑症的出现。张国荣的完美主义既造就了他的非凡成就,也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困扰。因为凡事追求尽善尽美会令人活的非常的累!就心理学来说,完美主义人格者突出表现好胜、自尊心强、易焦虑等,其最大烦恼是不善自我解脱,因做事追求尽善尽美而不断苛求自我。此外,完美主义人格者还时常伴随有敏感、易冲动、感情用事、易感受伤害等行为特征。他是善
5、良的。但是又是不善的。佛教有句名言:“控制的念头,是最大的不善。”张国荣希望世界按照他的意愿来展现,——美好的、洁净的、善良的、温和的、友好的……而实际上,这个世界本身是没有什么观念的,没有“坏”,哪有“好”?我们要消除自己“控制”的念头,不要企望一切都合乎自己心意,那样才不会总是觉得被逆违、被打击,以及总是感到憋闷和压抑。情绪失控是很多人间悲剧发生的导因面对危机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的适应并迅速转化,走出负面情绪,有的却是不能,沉溺不能自拔.这涉及了心理中一个著名理论:ABC理论四不原则:a.不责备b.不逃避c.不遗忘d.不委屈求全《死
6、亡实验》《DasExperiment》一个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群体压力,以及恶性的非现实暗示,暴力是怎么产生的?没有监督的权力将会导致灾难实验结果和实验伦理孰轻孰重?为了研究人及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津巴多(1972)设计了一个模拟监狱的实验,实验地点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底下室中,参加者是男性志愿者。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指派为“犯人”,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在那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尽管
7、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它不得不提前停止。“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令人胆战心惊。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津巴多)。”如今这项研究如今已是如此出名,它甚至进入了我们的流行文化当中。它启发了一本小说——MarioGiordano的《DasExperiment》,之后该小说又被拍成了电影。这个颇受争议的模拟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中西方人性观的差异:中国传统儒家的人性观(侧重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
8、端也;辞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