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

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

ID:15912159

大小:4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_第1页
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_第2页
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_第3页
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_第4页
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初步观察 作者:王俊杰 袁慧书 袁慧书 韩嵩博 软骨肉瘤是来源于软骨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脊柱的比例约为4%~10%[1],以往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脊柱软骨肉瘤的手术原则和发生于四肢者相同,但由于脊柱特殊和复杂的解剖结构,术者很难将瘤体完全游离做到广泛切除,从而为肿瘤复发埋下隐患[2]。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可以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但脊髓耐受放射线剂量较低,提高局部剂量会出现放射性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临近脊髓的肿瘤往往难以达到处方剂量从而造成对放疗不敏感的假象。近年来,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开始用于治疗脊柱肿瘤[3-

2、4],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前国内外尚无单独应用粒子植入技术对脊柱软骨肉瘤进行治疗的报道,笔者采用此技术对5例脊柱软骨肉瘤术后复发患者进行治疗,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50岁。所有患者均曾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其中4例行两次以上手术切除。术后1例行外放疗,1例进行化疗,3例未进行任何治疗。复发部位均累及连续多个脊椎,本组肿瘤共累及23个椎体,颈椎7个,胸椎11个,腰椎4个,骶椎1个。肿瘤体积约为60~480cm3,平均体积270.95cm3。5例患者均出现复发部位疼痛,4例继发神经功能损害,Frankel脊髓损伤分为C级2例、

3、D级2例。患者一般状况KPS评分平均为70分。二、方法1.仪器设备:CT引导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64排螺旋CT机。置入器械为美国MickRadio-nuclear公司提供的18G粒子植入针和Mick粒子植入枪。粒子源为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生产的放射性125I粒子,大小0.8mm×4.5mm,活度范围为0.50~0.80mCi。2.术前计划和术后验证:术前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planningsystem,TPS)制定粒子排布计划,最小周边剂量(minimumperipheraldose,MPD)范围拟定为120~160Gy,计划靶体积(PTV)为临床靶体积(CTV)外扩1cm。

4、粒子植入术后再次应用TPS进行质量验证,得到肿瘤的实际受照剂量,对于与术前计划不匹配的病例再次进行粒子补充种植(图1)。3.手术过程:根据术前TPS所示穿刺入路摆放患者体位,沿肿瘤长轴逐渐穿刺入病灶,辅以不同的插植排针方法,以求肿瘤影像学范围内粒子分布均匀。植入针间距0.5~1.0cm,距离脊髓等危险器官的安全距离大于1.0cm。术后即刻复扫CT观察粒子空间分布,对可能存在的剂量学冷区进行再次种植(图2,3)。4.疗效判定:粒子植入术后定期复查随访CT(图4),随访期至病例死亡或随访截止时结束。根据RECIST实体肿瘤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肿瘤完全消失

5、,时间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肿瘤最大径之和缩小30%以上,时间持续4周以上;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肿瘤最大径之和增加20%以上或出现新病灶;稳定(stableofdisease,SD):介于PR与PD之间,判定为SD至少需经2周期化疗。局部有效率为CR和PR病例所占比例。生存期为粒子植入术后至病例死亡或随访期截止时的时间。5.疼痛判定: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s,NRS)评估术前及术后疼痛强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6.副反应判定:根据

6、肿瘤放射协作组/欧洲肿瘤研究及治疗(RTOG/EORTC)放射损伤分级方案评价粒子植入后的副反应。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16.0版本,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的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一、植入情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植入粒子数范围为58~224颗,平均粒子数124颗;粒子间距为0.5~1.0cm;粒子活度范围0.50~0.80mCi,平均粒子活度0.64mCi。术后质量验证中位剂量132Gy。二、随访与疗效评价随访截止时间2011年4月,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2-41个月)。疗效评价PR3例,P

7、D2例,局部有效率60.0%(3/5)。平均局部控制时间11.4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60.0%。生存3例,死亡1例,失访1例,死亡原因为肺转移引发的呼吸衰竭,失访病例按死亡计。平均生存期15.2个月,1年生存率为66.7%。三、疼痛改善本组病例术前和术后NRS评分分别为6.00±2.65分和1.00±1.00分,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粒子植入术后镇痛有效率100.0%。四、副反应本组未出现出血、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