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ID:15907042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莱州六中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讨论稿)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鲁教基字[2008]1号),《莱州市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和《莱州六中学生素质培养工程》的精神,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和激励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创树学校办学特色和品牌形象。一、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充分认识班级文化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班级“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和理想

2、信念。二、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一)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通过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1、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公约在班主任的主导下,以班级干部为核心,发动学生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六中校规,讨论、制定和实施本班级“学习风气”、“校园纪律”、“卫生环境”、“文明素质”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形成《

3、班级公约》,各年级主任负责班级公约的指导、检查和展评。新生入学要将班级公约的建立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入学教育体系。2、创新班级管理体制  制定"值日班长责任制度",具体负责当天的行为规范等常规事务。各班级要成立有效的自主管理体系,要有专门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负责班级的课堂学习、自习纪律、上操纪律、宿舍纪律、卫生保洁、文体活动等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做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班级每一个同学、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时段、每一次活动。要成立学生矛盾自主调节委员会,负责随时化解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避免学生矛盾的扩大。3

4、、实施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各班级要依托班级公约建立本班级的考核量化标准,考核量化标准要翔实可操作,由班级自主管理组织对本班全体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的评价。班级要形成高效、公平、公开的自主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每个学生在“自律、文明、合作、竞争、进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各班级的量化评价要有档案记录,要借助主题班会将表扬和警示机制常态化。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班级凝聚力和集体

5、荣誉感的培养,依托莱州六中学生素质培养工程的要求,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的不断优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1、通过设定目标引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主任在目标机制的引领方面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是班主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掌握本班成员主要习惯、性格、能力、情感等特征,建立学生的个人发展档案;二是培养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使他们在各种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能起先锋和表率作用;三是根据班级特点,概括班级理想追求,发动学生设计代表本班特色的班训、班徽,选择或者编写班歌,充分展现班级的精神面貌;四是有针对性地提出班级管理要求和班集体建设的主要方向,提出学段和学期目标。  目

6、标提出之后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内化为他们行动的动力。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的示范引导作用,使多数同学围绕班级和个人目标认真积极地履行职责,逐步使班级精神内化为每个成员的品质和人格。   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组成“学习竞赛组”、“宿舍互助组”、“宣传报道组”及各种特长兴趣组,让学生在班级各种活动组织中展示自己的特质。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召开主

7、题班会,总结班级工作、引领班级的正常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演讲大赛、辩论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各类活动中让学生不断超越提高自我,既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三)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内外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和工具的摆放、学习资料的摆放整理等。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

8、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