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姚雪垠代表作(可编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姚雪垠代表作姚雪垠小传姚雪垠,中国现代作家。年月生于河南郑县。原名姚冠三,字汉英。少年时代,因家庭生活困难,长期失学,只读过三年小学和不到一学期的初中。年春考入河南大学理科。次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释放后被校方开除,离开河南到北平。年起,陆续在北平《晨报》、天津《大公报》发表短篇小说。年到开封,与嵇文甫、范文澜、王阑西等人创办《风雨》周刊。年春到武汉,在《文艺阵地》卷期发表著名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描写农民抗战大潮中的觉醒和成长,最显著的特色是采用鲜活的群众语言,为当时一般作品所少见,被认为是抗战文艺的力作。年冬,至湖北
2、襄樊参加钱俊瑞、曹荻秋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年,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开始在胡绳主编的重庆《读书月报》上连载,作品人物性格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初期的思想动态,当时比较流行,同时还创作了颇有影响的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年初到重庆,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理事。年初至四川三台任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同年夏返成都创作了取材于自身经历的长篇小说《长夜》,真实地描写了豫西农村的“土匪”生活,充满传奇色彩。解放后曾在上海私立大夏大学任教。年迁居武汉为专业作家。年被错定为右派。在逆境中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李自成》。小说以
3、明末农民义军领袖李自成,明末皇帝崇祯为中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描写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复杂局面,表现了我国农民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堪称农民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这部巨著从年动笔以来至今余年,已出卷册,约万字,全书计划出卷,现正在写作最后一卷。年代初出版第一卷时,得到社会各界好评。译成日文后,曾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的文化奖。第卷于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年后,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文联主席,年月,在古稀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姚雪垠代表作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瞧,这家伙,又是一个差半车麦秸!”在
4、我们的游击队里,近来最喜欢把别人叫“差半车麦秸”。有时我们问队长要烟吸,如果队长把烟卷藏在腰包里不肯拿出来,我们就向他叫道:“喂,队长,差半车麦秸!”当着别人面前猛不防打个喷嚏,鼻涕从鼻孔窜出来,你随手把鼻涕抹在袖子上,或擤下来抹在鞋底上,别人就会向你取笑的叫道:“差半车麦秸!”我们全队的人没有一个不长虱子。平常不论虱子在身上怎样的爬呀,咬呀,我们只隔着衣服用手搓一搓,搔一搔,至多伸手到衣服里边捏死一个两个。到我们真正休息的时候,也是说到我们能够安心睡觉的时候,我们决不放弃歼灭“敌人”的机会。我们的两大敌人是:“鬼子和虱子。”在歼灭战开始的
5、时候,我们照例围绕着一堆烈火,把内衣脱下来在火头上烤着,抖着。我们的敌人像炒焦的芝麻似的一个个的肚子膨胀起来,落到火里。火里哔哔剥剥的响着爆裂声,腾起来一股难闻的气息。这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为胜利而快活得乱蹦乱跳,互相打着,推着,还互相叫着:“差半车麦秸,格崩,格崩,用牙咬呀!”总之,我们用“差半车麦秸”这个词儿来取笑别人的机会非常多,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被我们称做“差半车麦秸”。我们把“差半车麦秸”这词儿广泛的引用着,并不顾到它是否恰当。当我们叫出这词儿的时候,并不含一点恶意,只不过觉得这样一叫就怪开心罢了。假若在我们队里没有这一个宝贝词儿,生活
6、也许会像冬天的山色一样的枯燥无味。虽然我们把“差半车麦秸”这绰号互相的叫着,但真正的“差半车麦秸”他本人却早就离开我们的队伍了。他是一个顶有趣的庄稼人。从他入伍的时候起,他就开始做了我们最有趣的好同伴,一直到他昏昏迷迷地躺在担架上离开我们的时候。他走了以后,我们不断地谈着他,想念着他。队长保存他的那支小烟袋,像保存爱人的情书似的,珍惜的不肯让别人拿去。当“差半车麦秸”还没有挂彩的时候,一天到晚他总在噙着他的小烟袋,也不管烟袋锅里有烟没烟。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屋子,慢屯屯的走到村边,蹲在一颗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地望着面前的原野,噙着他的
7、小烟袋,隔很长的时候把两片嘴唇心不在焉的吧嗒一咂,就有两缕灰色的轻烟从鼻孔里呼了出来。同志们有谁走到他的跟前问他:“嗨,差半车麦秸呀,你是不是在想你的黄脸老婆哩?”于是“差半车麦秸”的脸皮微微的红了起来。“怎么不是呢?”他说,“没有听队长说俺的屋里人跟小孩子到哪儿啦?”在“差半车麦秸”看来,我们的队长是一个万能的人物,无论什么事情都知道,不肯把女人和小孩子的下落告诉他,不过是怕他偷跑罢了。有时候“差半车麦秸”并不想念他的女人和孩子,他用一种抱怨的口气望着田里说:“你看这地里的草呀,唉!”他大大的吸了一口烟,然后再把下边的话和着烟雾吐出来:“
8、平稳年头,人能安安生生的做活,好好的地里哪能会长这么深的草!”他拭去了大眼角上的白色排泄物,向前边挪了几步,从地里捏起来一小1①北方乡下人称女人为“屋里人”,男人为“外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