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

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

ID:15898539

大小:4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6

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_第1页
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_第2页
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_第3页
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_第4页
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第23卷第6期2009年11月长沙大学JOURNALOFCHANGSHAUNIVERSlTYVo1.23NO.6NOV.2009Xl~d,平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特征谢六玲(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河南洛阳471023)摘要:创新是邓小平构建其思想理论的重要手段,邓小平之所以能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与其正确的创新性思维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将邓小平创新性思维的特征进行哲学思考,对我们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任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创新;教条主义;实事求是;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A849.1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8—4681(20o9)06—0027—0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开放的,发展的,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历史进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包含着可贵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创新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字典》中解释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列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发动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最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毛泽东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对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解决了在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是对科学

3、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主要贯穿在他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透过邓小平的创新思维,可折射出其创新思维的哲学特征.一邓小平创新思维的前提:不唯书,不唯上,在求实中创新的实事求是观点创新并非妄想,亦非空想,而是有目的的客观活动,因此,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是创新的必然要求.然而在现实中,制约创新最大的天敌是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之所以一直阴魂不散,并不断借尸还魂,沉渣泛起,究其原因是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认为只有书上说的,"老祖宗"讲过的才是对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邓

4、小平在创新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教条主义的羁绊.但他依靠实事求是的武器,冲破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禁锢.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打破了党内人为地板结毛泽东的只言片语,否定了"两个凡是",拉开思想解放的序幕.他指出:"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思想一僵化,随风倒的现象就多起来了";"思想一僵化,不能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就严重起来了.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l邓小平在批判了唯书唯上这种旧的思维定势的同时,并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会,重新恢复

5、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靠的是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的创新思想,同他一贯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相关.邓小平正是踏在中国社会实践之上说话办事,所以才创造出那些带有"中国气派"的新事物,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论断.当他面对着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处于贫困状态这一"事实":第一次提出了挽救中国前途和命运最绝的一招——改革,使困扰中国几千年的温饱问题迎刃而解,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九死一生"中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第一次

6、提出兴办经济特区;第一次提出发展个体经济;第一次提出"破除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着名论断;第一次掷地有声地提出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次对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现实的理性把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观念;第一次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性质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新论断等等.这一系列的新思想,把研究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邓小平之所以能不断创新,他的高明和伟大之处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懂得

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真谛,明白理论指导必须以实际为出发点,从而把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实践上.如同他所说:"列宁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毛泽收稿日期:2009—06—09作者简介:谢六玲(1969一),女,河南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长沙大学2009年11月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马克思能预料到落后的俄国会实现十

8、月革命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