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

ID:15877316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_第1页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_第2页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_第3页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_第4页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填词第一点:“乐”的兴亡是词由兴而盛而衰的根本原因词有许多称谓,如“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歌曲”、“乐章”等,其滥觞于隋唐,经中晚唐文人的试作和五代词人的努力,使这种文学样式逐步走向成熟,到宋代,词进入繁荣兴盛的时期,艺术水平达到巅峰,成为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一样的时代文学。但甚为可惜的是,词在宋末开始衰败,元明词人屈指可数,到清代为之一振,但无论从写词的人数、词作的数量还是艺术水平上来说,都难以同宋代相提

2、并论,说是“回光返照”有点不确,称之为落潮时的一点浪花当较为恰当。毛泽东使豪放词风复兴,可一花独放不是春。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网络文化兴起以来,很多网友喜欢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以词为雅,乐此不疲,许多原创文学网站也开办了诸如唐宋遗风之类的专栏,使词作数量迅速增加,惜真正优秀的词作并不多见。为什么词从唐至宋而兴而盛而衰?这是与词的特殊性、与“乐”的兴衰分不开的。自隋唐开始,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新的音乐——燕乐,或称“胡乐”,其来源于印度系的西域龟兹音乐,这种音乐以琵琶定律,使用七音阶,旋律热烈活泼,曲调优美动听,深受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

3、赏识。燕乐不同于中国古乐,在音阶、调式、旋律、乐器、演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现在敦煌文献中尚保存了部分燕乐的曲谱如《西江月》、《南歌子》、《浣溪沙》等。词就起源于燕乐歌词,它们是有格律的、长短句形式的新体音乐文学。中唐以后,白居易、刘禹锡等开始尝试为“乐”填写新词,“以词从乐”,“倚声填词”。刘禹锡曾为当时流行的《忆江南》作了一首词:“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并注明是“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许多唐宋时期的词作者如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李煜、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等都是精通音乐的大师,所以

4、他们能够“倚声填词”,而且能够增删音韵,谱写新韵,即自度曲,一些不懂音乐的人则只能以他人的词作为样本填词。随着以筝、琴、箫等为代表的本土音乐的兴起,燕乐逐步走向消亡,词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可能再“倚声填词”,而只能“依律填词”了,也就是只能以前人的名作为样板填词了,以至后来出现了许多《词谱》类的著述,都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作。可以肯定地说:词的由盛而衰“乐”亡是最主要的原因,清代词作的所谓繁荣是当时大量《词谱》出现的结果,但因缺少了根基,也只能昙花一现而已。第二点:词风的变化是导致词由盛而衰的重要原因词起源于隋唐,文

5、人填词较早的当推李白、卫应劭、王健、韩翃、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当时的文人填词只不过在赋诗之余偶尔为之,因此词又称“诗余”。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词作是以写景为主的,大都轻松明快,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不就是一幅清丽的“春雨垂钓图”吗?再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也是一幅“江南春景图”。即使有一些作品有些许愁绪、幽怨,如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等,也只是淡如轻烟。到第一个“真正的”词人温庭筠,首开“花间

6、”一派,使词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使词风由清新向浓艳发展。此后的几百年间,虽然有豪放派词人的并立,但婉约派(婉约只是一个大的称谓,其实可以细分为许多派别,如柳永、姜夔、李清照等,虽同属婉约,词风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无疑是占有主导地位的,宋词成就最高的时期,也正是以苏(东坡)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与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并立的时期,这一时期词人多、词作多,风格多样化。随着豪放派的逐渐失势,开始大量出现“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词作,词远离了社会,远离了民众,也注定了词的衰败。清代所谓词的“中兴”,也正是由于缺

7、少相应数量豪放词作的出现,而又迅速走向衰亡,与其说清朝乃词的“中兴”,不如说是词学研究的“繁荣”,清朝的词作在地位上与“小说”都难以相比,又怎能与兴盛一时的宋词相提并论?可以说,词由盛而衰,除了“燕乐”的消亡,使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外,词风的由清新转向浓艳,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第三点:当代词作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当前词爱好者众多,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群体,据网上的朋友介绍,还形成了许多派别,但目前词作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名作家、名诗人热衷于词的却不多见。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词的特殊性,是因为在词的创作中有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是因为

8、在词的创作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试举几例:1.依格律因词害意。许多喜欢词的朋友都强调依“律”填词,对这些朋友讲的“律”,哈哈认为就是古人的词谱,古人的格律,古人的平仄,一切依古典为圣典,以古人为圣人,不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