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

ID:15869113

大小:158.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8-06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_第1页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_第2页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_第3页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_第4页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会计学专业基础课2004答案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会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基础课》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略)二、多项选择题(略)三、判断题(略)四、简答题(本类题共15分,每小题5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1.无形资产在满足哪两个条件时,才可被企业确认?答:(1)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由于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只是一种虚拟资产,因而其确认要比有形资产困难得多。(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的确认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是指

2、企业能够控制无形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比如,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企业与他人签订了协议,使得企业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可以保证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可能流入企业时,企业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稳健的估计。②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一条件实际上是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而言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需要根据其取得的成本确定,如果成本无法可靠地计量的话,那么无形资产的计价入账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购入的无形资产、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接受捐赠

3、的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只有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要求时,才可被企业确认。2.什么是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答:(1)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事先确定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车间、部门耗用的数量,计算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按计划成本计算的分配额和各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为了简化核算,可列入“管理费用”科目中。(2)这种方法的特点是:①简化和加速了分配的计算工作。由于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有现成资料,只要有各受益单位耗用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或劳务量,便可

4、进行分配。②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分配,排除了辅助生产实际费用的高低对各收益单位成本的影响。③能够反映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脱离计划成本的差异。但是,按计划成本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一般适合于在辅助生产计划单位成本制定得比较准确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实际成本与计划分配额之间的差额过大,则不利于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因此,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考虑该产品、劳务的历史成本资料,对今后产品或劳务成本的变动情况做出正确的预测,并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后,合理地加以确定。3.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答:(1)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

5、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2)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批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在处理错报或漏报的会计事项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①从性质上来讲,只要该信息或者其反映的经济活动可能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重大影响,不论其金额多少,都认为其具有重要性,应该进行反映;②从数量方面讲,当错报或漏报的发生额达到总资产的一定比例

6、(一般为5%)时,则认为其具有重要性,应该单独反映。五、综合业务题(本类题共70分,第1、2小题每题15分,其余各题每小题10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点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1.企业19×9年“递延税款”科目年初余额为450元(贷方)。本年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000元、应纳税时间性差异800元,本年转回以前年度发生的可抵减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00元、转回以前年度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400元。本年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20000元、支付税收罚款5000元。本年度净利润450000元。以前年度的所得税率为30%,本年所得税率为33%。该企业采用债务法

7、。要求:(1)计算“递延税款”科目19×9年年末余额,应用括号注明借、贷方;(2)计算19×9年度所得税费用、应纳所得税额。答:(1)年末“递延税款”科目余额=期初递延税款科目余额+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转回的前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条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条增的递延所得税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