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

ID:15861397

大小:4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_第1页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_第2页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_第3页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_第4页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李晓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和教学原则一、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大量的学校工作实践表明,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教学技能及教师劳动的传递性等,忽视的是个体生命价值与需要。随着课改浪潮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传统的老师角色定位及其专业技能意识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并受到极大的冲击。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顺应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重新审视并及时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和专业的重新建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

2、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仲裁者转变成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更应注重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创境激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便会主动积极地投人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

3、备好课,依据《课程标准》精神,吃透教材,研究学生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而富于创造性地投入到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②“积极旁观”应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积极地想,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得所惑,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改进与优化下一步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9③“心理支持”教师应抛弃师道尊严的道学面孔,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给学生以心理上的

4、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更能投入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④“及时激励”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坚定“我能行”的信念,使之更有激情地投人到学习和探究中去。对于答错、答不出的学生,也不能一味简单粗暴地加以否定,而是要循循善诱,以保持其学习的热情。⑤“培养自律”在课堂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学生遵守各种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要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形成同

5、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新格局。⑥“体现主体”传统教学着重的是老师的表演,所谓优秀的老师其实只是拚命地展示自己的授课技巧和功力,而真正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却被忽视了,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我们不应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我们上课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而应强调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发现,培养新能力,切实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也是教育的反思者与研究者。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经

6、常遇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如教学方式的改变,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这一切,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必须从传统“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一名“反思研究型”学者。教师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9新课程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改变照本宣科、被动执行,认为教材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做法。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建设各种课程资源,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刻理解新课程

7、的教育价值。要把教材看作“面粉”而不是现成的“面包”,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建设和开发课程资源,真正做到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一句话,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只管“怎样教”的时代从此结束了。终身学习是教师专成长的保障林语堂说过: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图片)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

8、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装不进去了?”大师说:“是啊,已经满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