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ID:15861030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1页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2页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96—1995)国际上将流行性出血热(EHF)与流行性肾病(NE)等统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中某些病毒引起和由某些啮齿动物携带传播的一类自然疫原性疾病。在我国流行的是EHF,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其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其传播主要通过与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融。EHF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对降低病死率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行性出血热(EHF)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工作人员对EHF病人的诊断、预防和治疗。2诊断原则

2、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判断进行诊断,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史发病在EHF疫区及流行季节,或病前两月内有疫区旅居史,或病前两月内有与鼠类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直接或间接接触史。3.2临床表现3.2.1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3.2.2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

3、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前三期可有重叠,并存在有大量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3.3实验室检查3.3.1血检查:早期白细胞数低或正常,3~4病日后明显增多,杆状核细胞增多,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3.3.2尿检查:尿蛋白阳性,并迅速加重,伴显微血尿、管型尿。3.3.3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见附录A。3.3.4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见附录A。3.3.5从病人血液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检查到EHF病毒抗原或EHF病毒RNA,见附录D。3.4病例分类3.4.1疑似病例:具备3.1及3.2.1。3.4.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2.

4、2,3.3.1,3.3.2。3.4.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3.3.3,3.3.4,3.3.5中的任一项。4预防原则采取以防鼠灭鼠及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抓好人间和鼠间的疫情监测,及时报告疫情,见附录B.4.1防鼠灭鼠灭鼠应与防鼠紧密结合。搞好环境卫生及卫生整顿,清除鼠类栖息活动的隐蔽场所,开展以药物杀灭为主,居民区及其周围地区为主的灭鼠措施,在流行高峰期半个月前开展一次突击性灭鼠活动。根据疫区不同类型(家鼠型、姬鼠型、混合型)确定灭鼠重点,一般春季重点在居民区灭鼠,秋季重点在居民区周围及野外灭鼠。4.2野外作业工地及生活区的预防措施进入前对施工区及宿营地区进行流行

5、病学特别是疫源地的监测,施工期内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加强个人防护措施。4.3个人防护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以减少受感染的危险;对高发病区人群及对其他疫区高危人群接种疫苗。5治疗原则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措施及发热期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预防性治疗(预防低血压、少尿期出现)。通过综合性抢救治疗措施预防/控制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大出血(三关),做好抢救治疗中的护理工作,见附录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