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57908
大小:1.3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06
《汉字与书法文化-授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讲汉字与书法文化3.1引言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符号系统。先有话后有字。话有两大因素,一是话音,二是语意。有记录话音的符号系统,是表音文字,如英语等文字;有记录语意的符号系统,如古代埃及的文字和汉字。3.2汉字起源3.2.1仓颉造字传说传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3.2.2汉字起源过程汉字的起源,是汉民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可以推至五千年前。36第一讲汉
2、字与书法文化3.1引言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符号系统。先有话后有字。话有两大因素,一是话音,二是语意。有记录话音的符号系统,是表音文字,如英语等文字;有记录语意的符号系统,如古代埃及的文字和汉字。3.2汉字起源3.2.1仓颉造字传说传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3.2.2汉字起源过程汉字的起源,是汉民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果。可以推至五千年前。36经历了图画符号、
3、几何符号、线条符号、陶文到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一)图画符号1、兽形2、田园形36(二)几何符号(下图为青海出土陶壶刻画)(三)线条符号(下图为青海马厂文化陶器刻画)(四)陶文36这是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
4、,二十作
5、
6、,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五)文字象形字36指事字:寸,本,末会意字:明—,旦—“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是猪,古时候人们家中大都养猪,所以就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眼睛)的上边,向远处望。“好”字本来是“
7、美”的意思,由“女”“子”组成。“男”由“田”“力”组成,表示男人,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另外,还有“不”“正”组成“歪”字,“小”“土”组成“尘”字。形声字:蓝,篮,爸另外还有两种用字方式,假借和转注。许慎总结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
8、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3.3字体源流:从甲骨文到印刷体3.3.1甲骨文36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由王懿荣首次发现。36据统计,已发现的甲骨文有十五万片以上,不重复的字约有四千五百多个,可识的约有一千五百字。这些字用尖利的工具契刻,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或朱书文字。笔画瘦劲犀利,遒劲而有立体感,往往是中间较粗两头尖,方直与弯曲结合得很有意味,线条点画显得丰
9、富而有变化。字的结构一般呈扁长方形,字幅均以竖行排列,由上到下,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依次排开。甲骨文是实用的工具性文字,同时包含着书法艺术的诸多因素,从其点画、结字、行气、章法来看,浑然一体又富于变化,体现了商代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素养。书法风格也随着时期的不同而迥异,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3.3.2大篆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形体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被铸在青铜器上,又叫金文;被刻在石头上,又叫石鼓文。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见下图)36这是周代大盂鼎
10、铭文,沉静工稳又韵致流动,古朴自然又神态丰富。这是石鼓文:363.3.3小篆秦统一中国后,为了统一汉字书写规范,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据说,丞相李斯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见下图)363.3.4隶书小篆有它根本性的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隶书至汉代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见下图)(张迁碑)3.3.5草书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