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36250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持续发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持续发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持续高热 (一)感染性疾病 1结核病以发热起病者有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浸润型肺结核等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 2伤寒副伤寒以夏秋季多见,遇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者,应注意伤寒的可能。 3细菌性心内膜炎出现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有皮肤及黏膜瘀点、心脏杂音改变脾肿大、贫血、显微镜血尿等血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4细菌性肝脓肿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压痛叩击痛,典型者诊断较易。 5阿米巴肝脓肿间歇性或持续性发热,肝区疼痛肝肿大压痛、消瘦和贫血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原发性肝癌一般诊断较易。当以发热为主诉者诊断较难,表现为持
2、续性发热或弛张热,或不规则低热少数可有高热(如炎症型或弥漫性肝癌)易误为肝脏肿或感染性疾病。 2恶性淋巴瘤凡遇到未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按炎症或结核治疗1个月无效者;不明原因的发热,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确诊主要依靠病理。 3恶性组织细胞病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对有长期发热原因不明,伴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而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不支持急性感染且有造血功能障碍者,须想到本病的可能。 4急性白血病可有发热,经血涂片、骨髓检查可以确诊不典型白血病。 5血管一结缔组织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发热伴有两个以上器官损害血象白细胞减少者应考虑到本病。SLE在病程中可始终无典型皮
3、疹,仅以高热表现的特点 (2)结节性多动脉炎:表现为长期发热伴肌痛、关节痛、皮下结节(下肢多沿血管走向分布,或成条索状)、肾损害血压高,胃肠症状等。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畏寒、发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痛不明显,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虹膜睫状体炎,心肌炎,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但类风湿因子阴性,抗核抗体与狼疮细胞均阴性。 (4)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女性特点是具有红斑狼疮、硬度病、皮肌炎的临床表现肾脏受累较少,以发热症状明显。 持续低热 1结核病为低热的常见病因,以肺结核多见,低热乏力及纳差者,应及时查痰结核菌(涂片或TB-PCR)及胸部X线检查。 2慢性肾孟肾炎
4、为女性患者常见低热原因。可无明显症状、体征甚至尿检查无异常,以低热为唯一表现。 3慢性病灶感染以不规则低热多见常伴有局部症状体征,当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 4艾滋病(AIDS)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慢性腹泻超过1个月,对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消瘦,原因不明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时进行抗HlVP24抖抗原检测。 5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持续低热,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依据抗CMVIgM检测诊断。 6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早期低热伴心悸、脉搏快、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手颤甲状腺肿大,局部杂音等。检测T3T4、rT3等。 7恶性肿瘤中
5、年以上者有不明原因低热,血沉增快,应注意肿瘤检查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及结肠癌等 8神经功能性低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夏季明显。一日间体温相差 9感染后低热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控制后,仍有低热、乏力食欲缺乏等,与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当时第一家医院是被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而住院的,因为父亲那时很能咳嗽,在住院的过程中都做了以下的检查和用药:细菌培养及鉴定、真菌培养及鉴定、64排CT胸部平扫、X线计算机体层平扫、激光胶片、心电图检查,
6、检查结果都很正常/用药:5%葡萄糖注射液(250ml)-6、氯化钠注射液、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头孢挫肟钠针、阿奇霉素注射液、双黄连冻干粉、盐酸溴己新,一天输了这么多的液体,除了咳嗽改善了,烧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的。第二家医院住院也是输的类似的药,还给父亲打了个什么药?就是如果72小时没有反应就可以排除父亲得结核病的可能,最后也是排除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就是想问下爸爸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我每次打电话都是在开导爸爸不要往坏处想,肯定会没事的,可是我心里还是很难受,就是想知道他得得是什么病,我很担心真的!化验、检查结果:细菌培养及鉴定、真菌培养及鉴定、64排CT胸部平扫、X
7、线计算机体层平扫、激光胶片、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都很正常;给父亲打了个什么药?就是如果72小时没有反应就可以排除父亲得结核病的可能,最后也是排除了。最后一次就诊的医院:第一次在包头第四医院、最后在包头市第二附属医院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B超,内部器管都没有问题,血液检查:血沉高,抗核抗体检查有三项呈阳性你好,这情况建议去医院查血常规、胸透等看看。明确诊断进行治疗。甘肃省人民医院免疫风湿科王晋平:长期不明原因发热(POU)是普通内科疾病中的疑难病,主要牵涉病因的确定,要逐一排查可能的原因,包括:各种慢性感染或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