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04086
大小:10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5
《高考语文考前梳理应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考前梳理应试策略三轮复习结束后,距离高考剩余大约一周多时间,此时考生往往心中烦乱,不知道怎么复习。根据我的观察和教学经验,此时按照翻翻课本,看看笔记,或者依据《考试说明》及其试卷结构整理思路,梳理知识,平静心情,准备应试是比较好的做法。据此,编辑本文,希望对考前学生的复习起积极的作用。新课程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是: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
2、占全卷总分值的17%。全卷20题左右,Ⅰ卷阅读题含甲必考题和乙选考题两部分,Ⅱ卷表达,主要是作文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10分。(二)古代诗文阅读7题左右,约35分。分别为:1.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2.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3.名句名篇默写,1题。乙选考题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五)语言文字运用4题左右。约20分。(六)写作。1题。60分。第Ⅰ
3、卷阅读部分必考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一则阅读材料。一般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一般三道题应当有明确分工,如第一道题是关于文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分析或转述的,第二道题是关于文中相关语句含义的理解、分析或评价的,第三道题是关于文章整体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或评价的。但是,阅读题由于受到阅读材料限制比较大,材料决定阅读试题,因而也有变化,如根据段落、内容和议论方法等设计试题,命题比较灵活。1.命题要领①转述,是对原文语句内容换一种方式表述,是对原文语句进行同义变形的一种做法。转述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变形后语
4、义发生变化,命题做法主要有:对象上张冠李戴,范围上弄错大小,动作上颠倒可能、将然、未然、正然、已然,关系上弄错因果、条件、主动、被动,等等。②理解,是对原文概念或语句内容的解释。理解经常出现的错误是解释不当。命题做法主要有:A.代词解释不当,弄错近指、远指、无定指等;B.解释时弄对象、范围、程度、轻重等;C.错误解释抽象、概括的内容,不能将抽象概念变成具体内容,不能将概括的词语解释开来或具体化等;D.将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时出错,如遗漏要点、添加内容等。③分析,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
5、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命题做法主要有:A.错误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段内层次不清,全文结构混乱;B.错判文章的主旨句、段落中心句、过渡句等;C.弄混文章线索、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等;D.文体特点不清,文章结构不明。④评价与推断,评价是对文章思想、行文特点、表达技巧等的判断,推断是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前提或原理所进行的推理、推广、判断或指出相关联的事实。命题做法的主要有:评价不准确或无中生有,整合信息时杂糅基本概念和有关新知关系,推断时对象上张冠李戴,范围上弄错大小,动作上颠倒
6、可能、将然、未然、正然、已然,关系上弄错因果、条件、主动、被动,等等。2.答题技巧了解命题做法有利于应试。所以解答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要做到三点。①论述类文章特点通读全文,标好段落,明确各段中心内容,注意过渡与衔接、首尾与照应,初步掌握全文的意思及中心。②画出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是、因此、正是、几乎等,关注论述类文章语言的特点和分寸。③阅读试题,明确选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找到题干或选项与原文语句的对应位置,区分辨别,发现差异,研判正误。技巧有:①找:找找原文有没有(依题干找出检索
7、范围、段落及角度);②比:选项信息与原文一段或几段内容相关,需要认真比较,不能简单机械地一一对应,如比较原文符不符——此物变彼物(偷换概念),比较可能性换必然性(说法绝对),将来变成现在(提前实现),将部分说成全部(扩大外延),将结果变成原因(因果颠倒),说东改道西(意思不符),有一说三(夸大作用),将未然变成已然等;③排除:按照题干要求,按照正确(符合)的或者不正确(不符合)的选项要求,快速把握题干要求的内容范围,排除范围外的选项。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共7题)(一)文言文阅读1.命题要领文言文阅读命题近几年共占19分,
8、其中选择题三道每小题3分共9分,文言翻译二小道共10分。三道题选择题分别是词语理解、人物特点理解和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理解涉及对实词虚词的理解,一道题,主要有①一词多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如:知──知道、懂得、了解、主持、管理);②古今异义(中国、亲戚、婚姻、指示);③通假字(知──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