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乌鲁木齐和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竞争力水平目录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我国出口加工发展现状(3-9)一我国出口加工区发展历程二现阶段我国出口加工区运作类型:第三章:我国优秀出口加工区先进发展的经验(10-17)一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发展经验二中国大陆中西出口加工区----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发展的经验第四章: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现状(18-20)第五章: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21-28)第六章: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出口加工竞争力水平的对策(29-34)一进一步完善和出台鼓励发展出口加工区政策-34-乌鲁木齐和润国际物流有限
2、公司二审慎规划布局,立足地区优势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示范效应三面向中亚市场,建立国际化大物流体系第一章:绪论出口加工区是为了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面临经济全球化形势而设立的。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立的。它是借力中亚,推动新疆外贸结构升级,发展加工贸易的向西出口加工基地。由于它具备的各种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现行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何利用国家对出口加工区的各项优惠支持政策。快速提升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市场竞争力水平。我公司在经过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市场调查
3、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出口加工区可成为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有效吸引外贸,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等,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对我国的外部经济增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出口加工区也是我国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改革,为了规范我国加工贸易合同规定中,两点监管中的真空状态,变“放养”为“圈养”式管理.加工贸易由游离状态变成海关的集中监管,另外伴随着“世界工厂”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加工贸易已成为对外贸易中的重头戏.在每年的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已占据了半壁山河。-34-乌鲁木齐和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发挥出口加
4、工区的职能和作用,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长足高效发展,引起了我国各地方政府,专家学者和企业等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第二章:我国出口加工发展现状一、我国出口加工区发展历程我国政府抓住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有利机遇,积极调整政策,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加工区是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发展方向,是为了规范加工贸易分布过于分散,监管难度大,造成走私而设置特殊的封闭式经济区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生存的重要桥梁.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根据中国保税出口加工区协会的统计资料,我国自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批出口加工区以来,经过10年的艰
5、苦创业,目前我国的出口加工区已发展到了62个,分布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我国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也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区内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量虽然不大,但增长速度快,质量高.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地区上看,我国各地出口加工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出口加工区普遍好于中西部地区。1探索起步阶段(2000-2004年)从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首批出口加工区试点至2004年底,已获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出口加工区数量已达到57个,分布23个省﹑区﹑-34-乌鲁木齐和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市的51个城市中,总规划面积141平方公里。其中封关运作且生产经营的出口
6、加工区为37个,批准面积达到97.39平方公里,其中验收封关面积为54.05平方公里,占开发面积的55.5%.这短短四年的时间内,我国出口加工区从无到有,积极探索,抓住机遇.迅速起飞。通过规模扩大有力拉动了加工贸易和进出口额的增长.2001年底通过验收的14个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总值不足9亿美元,2002年底通过验收的19个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出口总值47.4亿美元,是2001年的5.2倍,2003年封关运作的32个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180.5亿美元,与上年相比翻了近两翻。2004年33个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54.4亿美元,是2003年的两倍。2发展
7、提速阶段(2005-2006年)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批准以江苏昆山和上海松江两个出口加工区为试点,进行出口加工业务,区内企业与区外加工贸易企业开展深加工结转业务。深加工结转业务有力推动了试点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更好的适应加工贸易企业要求,加工制造和现代物流协调发展的需要,2005年3月,海关总署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允许将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产品销往区外企业继续深加工。我国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产品,区外深加工业务的开展,适应了现代企业工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产生互补配套的生产经营需求。延长了区内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