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80035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5
《2010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高校教师思考题(初级职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次作业:(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1.试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趋向。(一)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本位强调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和终极目标是为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倡导教学制度改革设计优先保证个体之间的平等,坚持“以学生个体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主张课程与生活世界要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二)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强调基础性强调打通培养,倡导“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培养理念,全面调整本科课程体系和学分结构,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学科交叉。(三)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大众化今后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要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
2、走向各种职业岗位。此类论调实际上是呼吁大学要变“精英”培养模式为“大众”培养模式,以寻求培养更多的大众化人才。(四)教育教学模式重视信息化当今大学的教学信息传递、教学内容贮存和教学过程组织越练越数字化,大学教学模式正由呆板、低效的以单向性知识授受和积累为旨趣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依托信息技术的、多种形式共存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五)教学系统革新注重国际化随着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国际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大学教学改革的国际化取向也将愈发凸显。2.谈谈您对高等学校就业制度改革未来发展问题的认识?首先,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较快
3、,同时城镇劳动力增幅较大,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向城市转移,加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对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域的选择过于集中,一方面使得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另一方面,恰恰是急需人才去开发、去创业的欠发达地区和经济状况欠佳的单位,却很难吸纳急需的人才,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因此进一步加大。第三,由于高等教育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加之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导致高校招生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是不相吻合,人才培养结构错位加
4、剧了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第四,受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大学生就业渠道不畅。(一)鼓励大学生主动到偏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三)改进指导方法与内容。3.简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1.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2.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
5、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团体训练中,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4.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通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4.怎样认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1.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1)互联网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人性化,使受教育者更加容易接受。(2)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6、。(3)互联网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的良性互动,构建起综合教育模式。(4)互联网所蕴涵的丰富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1)互联网为某些西方国家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提供了便利。(2)不良的网络文化、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观念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3)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