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

ID:15779579

大小:12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5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_第1页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_第2页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_第3页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_第4页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复习纲要(2005~2013)第1章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社会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室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P2)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把计算机程序与数据一起存储在计算机中,从而可以方便的返回前面的指令或反复执行(P7)3.计算机能够完成的基本操作及其主要功能是什么?输入处理输出存储(P2)4.计算机的分类A.按处理对象分类a.数字计算机b.模拟计算机c.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B按用途分类a.通用计

2、算机b.专用计算机C.按规模分类a.小型计算机b.大/中型计算机c.小型计算机d.微型计算机e.工作站f.服务器g.网络计算机(P3)5.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什么?硬件和软件(p2)6.息高速公路。一个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网络(国家信息基础设施)(p22)7.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带或磁鼓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第二代:使用晶体管;内存储器采用磁芯体;引入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利用I

3、/O处理机(提高输入输出能力);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推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软件)。第三代:用小规模或中规模的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存储器;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软件)广泛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以及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提供大量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第四代机: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使用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体系结构)进一步发展并行处理,多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标准。第五

4、代:人工智能(p7)第2章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A.运算器是对二进制数进行运算的部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各种算数运算,逻辑运算,比较运算,位移9运算和字符运算。B.控制器控制器是指挥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协调工作的部件 C.存储器 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D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 F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p46)a)CPU、

5、ROM、RAM、PROM、EPROM。CPU(中央处理器)包括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保存CPU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是暂时的或易失的存储区域(计算机断电后,它存放的内容将全部丢失)ROM(只读存储器)存储的是固定的信息(固件,硬件制造商提供的程序),使用时只是读取已存的信息而不能改变或写入新的信息,是非易失的存储媒体。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开始PROM种中是没有信息的,一旦通过特殊可编程程序设备写入信息后,其信息将被永久保存且不能被改变。EPROM(可删除编程只读存储器

6、)类似PROM可通过特殊设备写入信息,但可以通过紫外线删除信息,再重新写入。(P74)2.结构化程序设计概念,及其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成分。结构化程序设计: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出口的控制成分,追求程序清晰,优良的程序结构,并以可读性,可验证性,可维护性为主要考虑目标。单入出口的控制成分:指在程序中只能使用顺序,分支和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而不能使用GOTO语句随意地进行控制转移(P56).3.什么是原码?什么是补码?什么是反码?原码:用符号位和数值表示带符号的数字(正数的符号为“0”,负

7、数则用“1”表示,数值部分用二进制表示)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想同,负数的反码为该书的的原码各位取反(符号位除外)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该数的反码加1.(P33)4.将十进制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数。除基取余直到商为0小数部分则是乘基取整(p28)5.将非十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位权法把各位数按权展开然后求和(p30)6.什么是命题?在命题代数中主要的连接词有哪几种?命题是一个有具体意义且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陈述句)。主要连词:与(且∧)或(并∨)非(┓)异或(不可兼或)【仅当两者真值不

8、同为真】条件(→)【仅当A真B假A→B为假】双条件(↔)【仅当两者真值相同为真】(P40)7.什么是命题公式?怎样判断两个命题公式等价?由命题变元,连接词和括号组成的式子(P42)构造两命题公式的真值表,并判断无论命题变元去什么值,两个命题公式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p43)91.列出函数的真值表(p65)2.用真值表证明等式。(p65)3.逻辑代数的基本等价律证明等式零律:A+0=AA0=A幺律A+1=1A1=A幂等律A+A=AAA=A求补律A+┓A=1A┓A=0交换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