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45589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5
《财富管理不是理财投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财富管理不是理财投资 随着中国富裕阶层的迅速崛起,财富管理也成为流行度颇高的热门话题,银行纷纷推出财富管理服务,媒体也在反复宣扬财富保值增值的必要性。究竟一个人的财富该如何管理,怎样进行资产配置才算合理,如何正确理解和识别理财投资产品的风险,人们都存在很多观念上的误区,来自金思维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有着多年境外私人银行从业经验的徐春先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通俗解答,并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在5月25日-27日,徐春还将在北京大学CCER开设关于个人理财实务的专业课程,全面讲解财富管理方面的理论
2、依据和实战技巧。 ●财富管理=保值+增值+转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基本都建立了财富管理中心,来维护自身的高端客户,吸引更多有钱人的眼球。但徐春认为,国内的财富管理还属于交易型的,过多的是指导客户如何买股票,买基金或其他理财产品,投机性太强。其实,真正的财富管理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服务,第一部分是财富保值,首先要保证客户财富的不贬值,第二是财富增值,即进行投资理财规划,追求财富价值的理性、稳定增长。第三是财富转移,就是财富所有者按照自己指定的对象和时机通过个人信托计划或者其他方式来分配和传承财富。 徐春还强调说,财富管理
3、也不是财富创造,可能客户拿着钱做自己最为擅长的实业投资,比投资理财的赚钱效应更快,实际含义是,他一直是集中股权做一个投资,还要面临严酷的市场竞争,这种风险是非常大的,财富管理就是提醒和规避这样的风险,让客户的一部分资产退出实业市场竞争,分散集中投资风险。 ●配置的资产要有长期可预期收益 尽管目前的中国股票市场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但徐春并不建议投资者将太多资产配置到股票,他解释说,做资产配置必须依据长期可预期的收益水平,并且不受市场冷热的影响。在美国,股市平均年化收益水平在11%,债券在7%,基本成为可以遵循的市
4、场规律,中国的股市历史太短,还没有一个可预期的长期收益预期值,如果从1993年算起,平摊到每年的收益率仅仅为5%-6%,所以,没有理由配置过多资产在股票上。 同时,徐春也强调,资产收益也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变化,中国市场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毕竟是处于改革和调整期,制度和机制的变化,也会带动各类资产的收益变化。目前的中国股市也属于变动之中,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封闭环境中炒作稀缺资源,所以估值无法国际化,长期收益很难预期。但是,徐春提醒投资者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所谓不理性者看隔壁,理性者看自己,做资产配置,关注的是自身资产状
5、况和市场长期风险,不能被他人的赚钱效应和市场短期情绪所左右。 此外,他还认为,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是要因人而异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所谓常用的金字塔形资产分配现阶段在中国也是没有理论依据的,这要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实际状况。 ●风险高低取决于资产特性 通常而言,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可以利用4大类资产,包括现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股票和对冲基金,私募资金,结构性理财产品等备选资产。徐春认为,是不同特性的资产类别产生了不同的风险收益,股票的风险肯定要高于债券,债券的风险则高于现金。 在风险相对较高的备选资产中,徐春特别
6、把结构性理财产品列入其中,可能让很多投资者心生疑惑。他解释说,结构性产品都是挂钩和跟踪某一个市场,其收益取决于原生品,无法预期和预知。相比较而言,股票市场虽然有风险,但有规律可循,长期的平均收益状况是可以预期的,所以,这类理财产品的风险不可小视。 徐春一直很关注国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目前,中外资银行纷纷推出了挂钩境外股票,股指,商品价格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他认为,很多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过于盲目和盲从,缺乏风险意识,银行方面在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方面也不够充分。徐春进一步解释说,从境外引进的结构性产品大都是对冲风险的
7、金融衍生品,收益的不确定性很大,但在目前低利率环境下还是有很大生存空间的。在市场监管,理财观念都不成熟的时候,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产品发售的前端描述,却没有看到到期的后端总结,究竟有多少产品实际收益率高于或低于预期收益率,究竟有多少产品到期收益率是零,这样的数据无从知晓。 徐春引用了一个理论上的粗算结果,就是将所有美元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做年化处理,得出的年收益水平不足5%,要低于同类别固定收益产品2%左右。 而在风险揭示上的问题更加严重,徐春介绍说,在国外发行结构性产品时,需要公开发布招募说明书,有上百页的风险提
8、示,充分披露产品运作过程的各种信息,而且要锁定发售对象,只选择拥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市场判断力的合格投资者。而到了国内,外资银行会将同样的产品说明书简化成3页纸,发售给所有尚处于理财初级阶段的社会大众,人们不知道自己的钱投向何方,更无从分析未来收益情况,其中酝酿的风险将越来越大。为此,他建议监管层应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逐步改变风险揭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