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34525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警惕: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警惕: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从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农村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培养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过分依赖学校。据有关调查,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左右。大部分的农村家庭认为只
2、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甚至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 2、农村家庭教育能力偏低,导致家庭教育效果有限。农村家长学历普遍较低、文化底蕴差,大多数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见纸笔和书籍,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家长闲
3、时不看书读报,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将、打扑克,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 3、父母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家庭教育缺席。小学阶段是留守儿童身心发育成长期,但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后,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或其他代理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 4、家庭教育目标单一,孩子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
4、期望过高,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因此,只关心孩子学分,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 5、参差不齐的农村家长学校质量严重影响教育发展。在好多地方,家长学校以家长会(甚至有些学校连家长会都懒得开)代替家长学校,很少开展活动,并且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5、无法担负起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的重任。农村这些家长学校未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农村学校对家长学校的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家长学校的建立和管理,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校对家长的培训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学校成立的家长学校也就有名无实;二是部分农村家长认为自己每天农活多,有点时间又要去想法挣钱,根本没有时间和没有必要去学习什么家教的有关知识,其实这还是思想认识上的不足。 二、解决家庭教育缺失现象的对策 1、领导应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级领导要通力合作,努力净化未成的人成长
6、环境。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要整治好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和文化市场,帮助教育失足青少年及网瘾少年,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组织临时爱心家庭,对留守学习,学校和社会要多组织临时家庭,努力营造家庭式温馨,解决家庭教育缺位问题。 2、抓好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观念。(1)重视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家长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就要求家长充分利用血缘关系的亲情作用力,努力提高自身智能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角色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养和文明
7、素质,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去影响孩子,以科学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促进健康成长。(2)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家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抓好示范家长学校建设,通过对这些示范家长学校的重点指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使家长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大对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培训的投入,保障家长学校的培训经费,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从而保证家长接受家庭教育知识,引导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
8、观,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 家庭教育应大力提倡与素质教育同步进行,有机结合,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家庭育人环境,才能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才能把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和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批示精神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3、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要一体化,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提高教育效益。在农村要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