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16607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5
《重方法指导,促能力提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方法指导,促能力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素质教育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体现在教师层面: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体现在学生层面:学习方式转变了,学习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过程;体现在学校层面:评价方式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查,而是三维目标的立体、全面的评价,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不但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学法,会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初中学生由小学步入中学后,随着学科的大幅度增加,内容的不断拓宽,知识
2、的逐步深化,特别是数学知识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从静止发展到动态,从单一发展到多元……等,无疑大大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教师不注重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学生不仅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反而会使一部份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失却兴趣,丧失信心,成绩越学越差,人为地制造了差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法指导,重能力讲方法,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注重自学能力培养,讲究预习方法习惯,激发学习兴趣热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家不难觉得,很多初中生学习没有预习的习惯,缺乏超前学习的意识,更不具备自学的能力。而是普遍认为学习就是上课听讲,下课作业,作
3、业做完,万事大吉。这样由于没有预习,听课没有针对性,抓不住重点,听课效率就很低。久而久之,成绩下降,产生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习惯上下功夫。具体的方法是:①事先给学生设计出自学提纲,让学生预习有纲、自学有本,其作用一是勾画每节课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二是设置知识疑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必须做到:原则上突出“趣”字,形式上突出“新”字,内容上突出“巧”字,最后落实到“乐”字,使学生愿意学,高兴学。②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时,反复阅读,先粗后细,即先将整节课文粗略浏览一次,掌握概貌,有点印象,然后根
4、据老师给出的提纲再细读一次,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研究难点,特别对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认真反复地看一二次,甚至几次。对疑点、难点作好笔录,待堂上解决。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容易引起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解知识的欲望,才能提起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反复的、长期的不懈的训练,学生不仅能根据教师布置的提纲看书预习,而且可以边看书边生疑,提出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讲究思维活动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上课不仅仅是听课,而是要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根据老师的指导,积极思维探究、合作交流。调动全身各
5、种感官,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轻负高效的效果。如何指导学生上课呢?这里建议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课“五动”的习惯。1.动眼看。采用“看一看,议一议,练一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眼看。通过让学生多看书,多看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全面分析,做到全面性。2.动耳听。2指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不仅要听老师讲解,也要听同学发言,要学会边听、边想、边记,使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牢固。3.动口议。上课动口议就是积极发言,这是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知识反馈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疑引读,叩开思维之
6、门;也可以质疑导议,激励发散思维;或通过释疑排难,指导集中思维。在学生动口议的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知识反馈,思维碰撞,突发奇思,可以收到互相启发,开拓思路,全面提高的效果。4.动手做。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拼一拼,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通过这些具体的、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悟出规律,培养创新能力。5.动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以疑激思,强化训练,长期培养,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培养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三、注重拓展探究能力的培养,讲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及时
7、总结反思的习惯。总结与反思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既不能以大量的练习题代替,也不能仅仅是所过学知识的重复与再现,而是一种思维形式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我们要教会学生总结反思,就要做到下面几点:1.指导学生学会纵向连结。学完每节、每章以后,要启发学生学会按因果,逆转等关系进行纵向串连,把知识点连结起来,变成线;学会把各章节的知识进行整理,排列,找出异同,形成链。2.指导学生学会横向联系。把各章节学过的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