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

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

ID:15715355

大小:727.4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5

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_第1页
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_第2页
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_第3页
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_第4页
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联合站原油监控系统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联合站原油脱水监控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联合站原油脱水监控系统设计的统的学生姓名孙亿嵬学 号1107020104教学院系电气信息学院专业年级自动化2011级指导教师青小渠职 称副教授单  位西南石油大学11联合站原油脱水监控系统设计目录1毕业论文题目研究的目的、意义21.1研究目的与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现状32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案32.1设计任务32.2工艺流程42.3总体设计方案62.3.1联合站监控系统的组成-----------------------------------

2、-------------------62.3.2原油脱水站场监控系统硬件构成方案72.3.3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82.3.4联合站原油脱水监控系统主要参数的控制策略------------------------93系统配置与选型114预期结果115关键与难点116设计进程安排127参考文献1211联合站原油脱水监控系统设计1前言1.1研究目的与意义我国投入开采的油田多数已进入高含水的中后期开发阶段,一些老油田平均综合含水接近80%,采出液中含水量极大。原油含水不仅增加了储存、输送、炼制过程中设备的负

3、荷,而且增加了升温时的燃料消耗,甚至因为水中含盐等而引起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腐蚀。所以在原油进入集输系统前必须对原油中的含水、含盐以及杂质进行净化处理,使之成为合格的商品原油。国内油气集输、油气采集等技术较国外处于落后阶段,大多数数据采集仍然依靠人工完成。目前,油田远程监控系统已经应用于石油行业,实时采集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实现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设备监控,从而以达到采油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并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来提高安全水平与经济效益的目的。我国迫切需要对联合站进行自动化改造,实行集散控制系统的监控与

4、管理。从而可以自动采集并监测生产过程的各个参数,并进行优化处理,实现节能降耗,对建成环保、节能、运行效率高、自动化管理水平高的智能化、数字化的联合站有着重要意义,它同时也是数字化油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2国内外研究现状美国海湾石油公司于1954年10月,建成世界上第一套自动监控输送系统(LedgeAutomaticControlTransmissionSystem,简称LACT)装置,解决了原油的自动收集、处理、计量和输送问题。到1967年底,美国陆地石油公司已有75%的原油采用LACT装置。在L

5、ACT应用的同时,一些原油处理站出现了以闭环控制为特点的就地自动化控制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计算机及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油田联合站内的部分生产系统中,如Arco油气公司的IatanEastHoward油田将PLC用于注水控制,并很快发展到报警、泵控、橇装试井装置等其它领域。但此时,联合站集输系统还是处于简单常规仪表控制时期。随着集输工艺上计量站的形成和联合站的产生,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ControlSystem,简称

6、DCS)开始应用于联合站集输系统中代替常规仪表。进入20世纪90年代,DCS的功能越来越强,工作也越来越可靠。如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系统、FISHER-ROSEMOUNT公司的PROVOX系统等数十个厂商的DCS都在油气处理站有所应用。11联合站原油脱水监控系统设计国外油田DCS的应用已经开始采用一些先进控制策略。如HONEYWELL公司的非线性液位控制,可以更好地适应进液的波动。美国通控公司的无模型控制器可以适合大滞后、时变的温度控制。HONEYWELL公司的气举优化软件和各种多变

7、量控制、适应性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也在油气集输处理站的DCS上运行,实现了部分生产过优化运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即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越来越多地油田生产控制与管理中。国外有些油田SCADA系统实现了注气、注水的优化控制运行。SCADA能够把远程独立的单个油田作业变成一个具有许多紧密相关功能的综合加工过程,SCADA已具有为相互联系的处理作业的最优化提供定时获得操作信息的能力。国内油田联合站的自动化建设起步较晚

8、,初期发展较为缓慢。在1972年世界能源危机以前,对原油集输系统的运行控制用大冗余处理各种干扰因素,控制方案简单。但在愈来愈重视降低投资和节能的今天,在现有的冗余条件下,原来使用的控制规律过于简单已不能保证控制效果。在我国,原油集输控制系统最先采用的是DDZ-II型仪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些由常规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一些局限性。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控制开始应用于联合站生产过程,尤其是西部塔里木、吐哈、准格尔三大盆地的开发和建设,油田生产过程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