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07595
大小: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5
《公路边坡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边坡施工组织设计第七講講題:養兒育女經(一):瞭解孩子性格及行為頁碼壹、學習目標………………………………………………………………………………………………………1貳、講義大綱………………………………………………………………………………………………………1~2參、閱讀資料………………………………………………………………………………………………………2肆、講義內容………………………………………………………………………………………………………2~4伍、課堂活動………………………………………………………………………………………
2、………………4~5陸、自修作業………………………………………………………………………………………………………5柒、自修參考書籍………………………………………………………………………………………………5~6捌、自修參考錄音帶…………………………………………………………………………………………6玖、自修參考錄影帶……………………………………………………………………………………………6拾、附錄…………………………………………………………………………………………………………………7~8學習目標認識養兒育女的內涵了解父母親職的重要
3、性分析教養子女的風格與原則由自身來體驗個體成長與教養風格及環境之間的關係由影片中,觀察不同的父母型態與其子女的互動建立親職教育基礎講義大綱父母角色瞭解孩子子女需求影響子女性格形成的因素孩子的人格特徵A.優秀型B.舒適型C.取悅型D.控制型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A.引人注意B.主控全局C.洩憤報復D.不抱希望當孩子表現不好時,父母內心的對話及想法結語:孩子未來的家閱讀資料:葉貞屏等(譯)(民84)兒童諮商的理論與技術。台北:心理;第七講講義。講義內容一、父母的角色父母是:生理照顧者心理安撫者可信賴者學習者(隨時不斷充實親職技巧
4、)觀察者(觀察自己與孩子間的互動及孩子的變化)協助者示範者引導者探索者說服者經驗者(隨時去體驗、經歷)了解者先知先覺者堅持者(堅持原則與愛)提供者不可多得者生死之交(父母是孩子的生死之交)啦啦隊長益友有趣的伙伴二、瞭解孩子1.子女的需求照顧與愛安全的環境與可信任的人經驗與嘗試獨立與表現參與任務與承擔責任自信與自尊求知慾的滿足成就與讚賞別人的信任接納與歸屬感公平合理2.影響兒童性格形成的因素父母的教養態度與育兒方法家人關係與家庭氣氛孩子天性的氣質與人格孩子自身的認知、思考、解釋系統居住環境朋友關係教師的影響其他人際關係傷害
5、經驗意外事件3.孩子的人格特徵A.優秀型人格孩子的目標是比別人強,他努力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優秀的、有用的。他害怕失敗,怕不能做得完美,因此內心負擔重,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永遠比不上別人。父母應接受孩子的缺點,同時也鼓勵他接受自己。B.控制型人格這類孩子努力控制自己及他人,他害怕被人羞辱、嘲笑,因此他遠離人群沒有朋友,缺乏親密關係。但他組織性強,善於計劃,富領袖氣質。他害怕分享內心感受,父母儘量不要控制孩子,同時協助孩子認識自身。C.取悅型人格這類孩子取悅他人,他喜歡也希望在所有時候被所有人喜歡,他害怕被拒絕。平時他比較不
6、受人重視,且缺乏自尊自重,父母應教他關懷他人,仁慈同時堅定。D.舒適型人格這類孩子避開生理及情緒痛苦、衝突及壓力。他害怕責任,自認為能力不夠,他隨和,對自己沒有什麼要求。父母應與孩子共同做事,從中鼓勵他。4.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A.引人注意孩子想要引人注意,他的行為也會儘可能引人注意。父母感覺被干擾,父母可注意其良好行為,忽略搗蛋及不好的行為。B.主控全局爭取權力孩子不服從,他會主動爭取主控全局的機會。父母感覺受威脅,被挑戰,因此很憤怒。可協助孩子做決定,並為決定負起責任。C.報復與扯平孩子想洩憤、報復,父母應尊重孩子,避
7、免責備處罰,建立互信的關係。D.無助及無望孩子表示無助及無望,父母也會失望及無望。父母不應苛責孩子,多鼓勵他們。資料來源:葉貞屏等譯(民84)兒童諮商的理論與技術。台北:心理。三、當孩子表現不好時,父母不合理想法及內心的對話是:悲觀思考誇大的思考,由小看大負面的自我對話打擊自我的對話四、結語孩子未來的家在你的家庭裡﹐你孩子未來的家也在成形中。在你的家裡﹐你所做的﹑所說的﹑示範的﹑溝通的;他所看到的﹑學習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模仿到的都有極大的可能會帶進他自己未來的家裡。伍、課堂活動A.在家庭裡,父母及子女會隨著時光的流
8、逝逐漸成長。子女的理解力愈強,體能愈強健,思考也愈成熟。相同的,父母也會隨子女的年齡而有不同的做法及想法。試以自己為例,分析你與家中父母(若無父母,則以重要撫養人)的親子關係及親子溝通。B.活動:閱讀紀伯倫「先知」詩集中的孩子篇。小組討論:紀伯倫寫道:「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對它自身渴慕所生的子女。他們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