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醛胺(paa) 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酚醛胺(paa) 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ID:15704835

大小:1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酚醛胺(paa) 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_第1页
酚醛胺(paa) 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_第2页
酚醛胺(paa) 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_第3页
酚醛胺(paa) 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酚醛胺(paa) 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期张兴喜,吴凤灵,姚新鼎,酚醛胺(PAA)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23材料研制与机理酚醛胺(PAA)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张兴喜1吴凤灵1姚新鼎2(1.河南省天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2;2.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利用自产酚醛胺(PAA)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E-44,对固化产物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用Flynn-Wall-Ozawa法建立了固化产物热降解动力学模型,得出热解活化能E=227.51KJ/mol,lgA=14.34(A=2.19×1014s-1)。关键词:酚醛胺(PAA);环氧树脂;固化;热分解动力学

2、第1期张兴喜,吴凤灵,姚新鼎,酚醛胺(PAA)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230前言环氧树脂是含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多分子性化合物的总称。典型的环氧树脂是2,2-(4,4′—二羟基二苯基)丙烷,系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浓碱催化剂存在下反应而得。根据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的摩尔比不同[1],生成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自350~7000不等。1mol双酚A和大于2mol的环氧氯丙烷反应所得的是小相对分子质量的液状树脂,随着聚合物链节数的增加,树脂由液态转变为高熔点的固态。环氧树脂粘合剂由于具有粘附力好、内聚力大、100%固体、低收缩率、低蠕变性、耐潮湿和溶剂,对潮气不敏感

3、、可以改性、可室温固化、耐温性能好等优点[2],因而被广泛用于粘接剂、作层压材料、浇铸、做涂料等行业。酚醛胺(PAA)是通过酚醛改性而得。酚醛改性主要通过曼尼期(mannich)胺甲基反应进行的一种改性。曼尼期(mannich)型固化剂是由多种胺、醛和烷基酚合成,根据胺、酚、醛的种类不同、反应配比不同、工艺路线不同、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终点控制不同,可以制得一系列不同性能的酚醛胺(PAA)固化剂。由于该固化剂中含有酚羟基及胺类活性氢,大大加强了反应活性,提高了胺基与环氧基团的固化反应速度,同时带有酚醛骨架结构能进一步提高热变形温度,改善了固化物本身耐热性、耐腐

4、蚀性,尤其可贵的是,在湿面上应用也能获得良好效果,因而得以广泛用于防腐涂层、粘接、层压材料、玻璃钢制作等方面[3]。本文利用自产酚醛胺(PAA)来固化环氧树脂E-44,对得到的固化产物进行热稳定性分析,采用Flynn-Wall-Ozawa法[4-5]建立了固化产物热降解动力学模型。1 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环氧树脂E-44,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酚醛胺PAA-500型,河南省天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增韧剂 YG668,河南豫冠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偶联剂KH-550,武大化工厂;填料,硅微粉,洛阳市微苑硅微粉有限公司;一次性塑料杯,若干;小果冻盒,若干;高

5、纯氮气,北京普莱克斯;热分析仪,NETZSCHSTA409PC(luxx)型,德国NETZSCH公司。1.2固化物的制备先将E-44与辅料搅拌均匀(室温),然后将酚醛胺固化剂PPA-500型加入其中,搅匀,稍作放置,赶走气泡,最后将胶液倒入果冻盒(尺寸:Φ上=25mm、Φ下=20mm、h=25mm)中,室温放置,自然固化,观察胶液表干及固化时间,待样放置一周后统一进行检测。1.3TG—DSC性能测试利用德国NETZSCH公司生产的NETZSCHSTA409PC(luxx)型同步热分析仪(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即TG-DSC)测定酚醛胺(PAA)固化环氧

6、树脂的热稳定性。测试条件为,样品重量:13.0~14.0mg;气氛条件:高纯N230ml/min;升温速率:5K/min、10K/min、15K/min;第1期张兴喜,吴凤灵,姚新鼎,酚醛胺(PAA)固化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研究23温度范围:298~973K。2Flynn-Wall-Ozawa法我们假设物质反应过程仅取决于转化率α和温度T,这两个参数是相互独立的。在不定温、非均相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1)式中,t为时间,k(T)为速率常数的温度关系式,ƒ(α)为反应的机理函数。线性升温时,升温速率。(2)通过温度与时间转化,转化为(3)方程(3

7、)是反应动力学最基本的方程。其它所有的方程都是以此方程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动力学方程中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T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式几乎是同时在19世纪末由Arrhenius和VantHoff等提出的。其中Arrhenius通过模拟平衡常数—温度关系式的形式所提出的速率常数一温度关系式最为常用(4)式中,A为指前因子,E为活化能,R为普适气体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该式在均相反应中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基元反应和大多数复杂反应,式中两个重要参数的物理意义分别由碰撞理论(collisiontheory,Lewis-Lindmann,1918)和建立在统计力学、量子力学

8、和物质结构之上的活化络合物理论(activate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