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9026
大小:287.01 KB
页数:102页
时间:2017-11-12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011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2011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11年1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02022例,死亡1004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3296例,死亡99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5.11%。丙类传染病发病118726例,死亡1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
2、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30%。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10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09962例,死亡15257人,报告发病率为480.24/10万,死亡率为1.14/10万。2010年,全国共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病164例,死亡2人。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185768例,死亡14287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3、痢疾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97%,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6.49%。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224030例,死亡968人,报告发病率为241.55/10万,死亡率为0.07/10万,分别较2009年上升33.72%、131.63%。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8.49%。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
4、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报告死亡总数的98.66%。与2009年相比,肠道传染病中霍乱和戊型肝炎发病数上升,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上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艾滋病、梅毒和丙型肝炎发病数略有上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28修定,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传染病为37种,分甲类、乙类、丙类。2010年为39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
5、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丙类传染病(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
6、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家卫生部已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参照乙类管理。 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传染病基础知识培训要点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1.传染过程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宿主感染病原体后,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结局,如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甚至死亡等。2.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
7、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经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以及医源性传播等。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1.肠道传染病:粪-口传播。霍乱、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伤
8、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痢疾、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2.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肺结核、流感、麻疹、白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