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

ID:15688075

大小:3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4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单元教学信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单元教学信息(4)余华专题辅导我们这学期有三个大重点,即样板戏、王安忆、余华。三个重点都有一定的难度,除了这三个内容在专科阶段讲得都比较少之外,还难在他们各自的难点还不一样。“样板戏”难在两个方面,第一,许多同学对样板戏的作品不熟悉不了解,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第二,现在人们的评价太矛盾太对立,很难有真正属于自己个人的看法。“王安忆”难在三个方面,第一,她的作品多,变化大,平时不熟悉她作品的同学,一时很难读全读透;第二,她的许多作品都与“女性写作”有关,而大家对“女性写作

2、”的了解也很有局限;第三,要真正了解和认识王安忆,需要与其他一些女性作家,包括历史上的张爱玲和现在正活跃在文坛上的女性作家相比较,而对这些女作家的了解也有一定难度。“余华”也难在三个方面,第一,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早期作品属于先锋小说,要真正读懂并不是可以靠时间堆出来的;第二,他的创作是与先锋小说的发展变化连在起的,要了解先锋小说的变化,不但应读一定数量的作品,而且还应对先锋的概念和理论有一定了解;第三,余华的小说前后变化很大,要正直弄明白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也不是仅仅靠了解作品内容可以解决的

3、。一、学习常识提示我们这学期接触到的许多内容,都与上学期不同,虽说是“常识”,但由于大多都是“大专阶段”在文学史课程中没有学习或很少接触过的,所以,也有一定的难度,不管是专科阶段学习的什么专业,实际上都有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1.关于余华生平和创作(1)生平简历。生于1960年4月3日,祖籍山东高唐,但余华本人与山东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一个典型的浙江人。生于浙江杭州,是家中次子,在浙江海盐的医院环境中长大,父亲是海盐县的一名外科医生,母亲也在医院工作。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镇

4、上的卫生院当牙科医生,后在卫校学习一年,促使他下决心以写作改变自己的职业。经过5年的努力,1983年(23岁)终于得以进入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在《北京文学》当年第1期上发表处女作《星星》,后就读于由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在此期间,因在《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上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而引起人们注意,并很快发表出一系列先锋实验性小说而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小说家。1989年调入浙江嘉兴市文联工作。(2)创作简况。余华是同时代作家中写作字数最少、废品也最少的作家之一,也是被

5、研究得最为充分的作家之一,同时还是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真正变化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以1991年底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发表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人的罪恶、暴力和死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人的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被看作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6、。主要作品有:《十八岁出门远行》                    《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北京文学》1987年第5期《四月三日事件》(中篇)        《收获》1987年第5期《一九六八年》(中篇)            《收获》1987年第6期《现实一种》(中篇)                《北京文学》1988年第1期《河边的错误》(中篇)            《钟山》1988年第1期《世事如烟》(中篇)         

7、       《收获》1988年第5期《死亡叙述》                                《上海文学》1988年第11期《难逃劫数》(中篇)                《收获》1988年第6期《古典爱情》(中篇)                《北京文学》1988年第12期《往事与刑罚》                            《北京文学》1989年第2期《鲜血梅花》                                《人民文学》1989年第3

8、期《爱情故事》                                《作家》1989年第7期《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篇) 《钟山》1989年第4期《两个人的历史》                         《河北文学》1989年第10期《偶然事件》(中篇)                 《长城》1990年第1期《夏季台风》(中篇)                  《钟山》1991年第4期在这个时期,也可以以1988年为界,再分为两个阶段。他自己说:“从《十八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