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

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

ID:15682906

大小:7.45 MB

页数:158页

时间:2018-08-04

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_第1页
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_第2页
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_第3页
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_第4页
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史 吐血整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指南考试时间与地点时间:2012年6月25日(星期一)7—8节15:30—17:10地点:文2—308教室题型及分值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五、阅读分析题(共20分)考试形式与要求考试形式:随堂开卷考试要求:1.独立完成,互相商量视同作弊;2.可查阅相关资料(教材、笔记、课件和参考书)3.在规定时间内(100分钟)完成答卷。考查范围与重点重点为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与制度文化;复习思考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三次转折。2.简述春秋

2、战国时期多元私学兴盛的原因与文化背景。3.简述唐朝诗歌繁荣的历史根源。4.简述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5.简要概括明清文化的特点。6.怎样理解文化大一统与多元共济的矛盾统一?7.发扬传统文化与引进、借鉴西方文化是矛盾的吗?试结合具体的文化现象分析说明。8.怎样评价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文化现象?中国文化史绪论本课程揭示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特点与意义,纵向再现数千年中国灿烂文化的轨迹,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诸多领域,涉及面广,信息量大。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比较集中地受到全面的深层次的文化素质教育,还可以为个人在以后

3、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素养基础。绪论主要内容一、“文化”概说二、中国文化界说三、中国文化史的线索和分期四、中国文化史的主要任务与教学内容五、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六、本课程的考核一、“文化”概说(一)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般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或现象。文化的本质内涵就是自然的人化,或者是人化自然。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划分:广义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及其创造的手段、规则、制度、习惯等,一般包括精

4、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仅指人类精神文明的建树,即思想、哲学、制度建设、宗教传播、文学、艺术与史学等成就。(二)“文化”的概念梳理文化是一个汉语古典词,在近代被借以翻西方对应词,赋予新的内涵。“文”的本义是各色交错的“纹理”、“花纹”。《周易•系辞下》说:“物相交,故曰文。”《礼记•乐记》说:“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象交文”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文”又引申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又具体化为文书典籍、文章和礼乐仪制等。用以表示人伦秩序,组成“人文”。“化”的本义指二物相接,其一方或双方改变形态性质

5、,即改易、变易、感化、转变之义。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周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书•大诰》:“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后来又演变为教化、教行、化育等义。“文”、“化”两字放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象辞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字,从纹理之义演变而来,“天文”指日月星辰往来交错现象,也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即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人伦秩序。意思就是观察人伦秩序,用来教化天下的老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指武》里首次使用“文化”一词:“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

6、所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是在与“武力”相对应的意思上使用“文化”一词。作为整词的“文化”是“人文化成”与“文治教化”的省称,已经沿用两千年。“文化”的现代含义,是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借助汉字词对译英语及法语“Culture”获得,并经中国学者传入中国。“Culture”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为动词,有耕种、居住、敬神等义,16—17世纪的英法文“Culture”,包括德文“Kultur”逐渐由耕种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养,进而指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从重在物资生产转为重在精神生产。(三)文化与文明“文明”之

7、“文”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联合而成“文明”,其意为: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尤其是对火的利用)引申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人通过有目的的劳作,将天造地设的自然加工为文化。而“文明”则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或泛指对不开化的克服,或超越蒙昧期(旧石器时代)和野蛮期(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阶段。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文字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出现、阶级与国家的建立、宗教性礼仪中心的筑成。中国的文化史长达百万年之久,而进入创制并使用文字和金属工具的文明时代约四千年左右。(一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

8、”的现代含义来自日本“明治维新”中借用汉语词对英文“Civilization”,源于“城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