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

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

ID:15678065

大小:2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4

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_第1页
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_第2页
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_第3页
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_第4页
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之意思表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理论强化班民法(六)十四、意思表示1.意思表示的概念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特别注意,意思表示的意思,包括进行民事行为的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如无此两种意思则不为意思表示。[难点辨析]无意思的表示与因重大误解民事行为的撤销。如果行为人无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则为无意思的表示,无意思的表示不能成立民事行为,因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的撤销,行为人存在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只是在意思的内容、意思的方式等方面存在错误,因此因重大误解导致的是民事行为

2、的撤销,而不是民事行为不成立。【例题】1.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2005/三/1)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答案【D】。本题的考查点是无意思表示和重大误解的区

3、别问题。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法律行为的内心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不仅表现表意人一定效果意思,而且通过一定表示行为,达成人与人交换意见的目的。对于行为人是否有该意思的认定,因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而有所区别:在民事行为中,对行为人意思的认定,往往强调其真意;而在商事行为中,往往强调其外在表示。本题中,不属于商事行为,因此,应强调行为人的真意。学生乙误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其没有买卖新书的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故D选项正确。本题A选项,“推定”乙的行为为购买新著的意思表

4、示,是错误的。因为,推定往往适用于商事习惯领域。本题的难点在于B选项。乙的签字是否构成重大误解,表面看来,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但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重大误解的认定,是指对相对人、对标的物、对标的物的规格、质量、数量、型号、色彩等方面、对行为性质(此处的行为性质,是指将A法律行为误认为B法律行为,而本题中,乙的行为并非法律行为)、对传达人的错误造成的误解,且该种误解必须造成较大损失。本题中,乙的行为不符合我国司法实践对法律行为中重大误解的认定。本题中,乙的行为根本不属于附条件的承诺,此处不用多说。本题的闪光点在于:(1)

5、从知识点布局来看,涉及对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的推定、重大误解以及附条件承诺等概念的把握和区别,涉及到意思表示领域概念和制度运用的细微之处,符合司法考试之要求。(2)从价值层面来看,本题涉及教授和学生利益的平衡:如果认定合同成立,学生购买该书,则将对学生造成实质性负担;如果认定合同不成立,学生不用购买该书,对教授并无损失,符合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2.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2007/三/51)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

6、: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答案【BCD】。本题涉及意思表示的问题。意思表示是行为能力适格者将欲实现的私法效果予以表示的行为。意思表示的意思,要求体现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所谓目的意思,是指有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所谓效果意思,是指该意思将发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本题A选项不具有目的意思和效果意思,属于情谊行为。B选项是悬赏广告,是典型的意思表示。C选项是遗赠。D选项是承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CD。2.意思表示的类型(1)明示与默示。区分明示的意思表示与默示的意思表示的意义在于:

7、有的意思表示必须是明示的,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必须明示;默示的意思表示必须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或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时才发生效力。(2)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前者如债务免除、合同解除、授予代理权等,后者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所有权的行为。区分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与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意义在于,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在到达相对人时才发生法律效力,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于完成时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相对人恶意地阻止意思表示到达,如充耳不闻,则应视为意思表示的到达。(3)对特定人的表示与对不特定人的表示。前者如承诺、债

8、务免除;后者如悬赏广告。(4)对话表示与非对话表示。其区分意义在于二者的生效时间不同。对话的意思表示何时发生效力,通说认为,从意思表示到达对方,处于客观上可了解的状态时起发生效力。非对话的意思表示,我国现行民事法律采到达主义。如《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难点辨析]第一,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