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

ID:15669486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4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_第1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_第2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_第3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_第4页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楷书特点颜体宽博宏伟、沉雄朴茂;欧体法度森严,寓动于静,寓险于平;柳体瘦硬坚挺,骨力洞达;赵体华贵典雅,俊秀婉丽。四家各有所长,但是作为初学模板也存在许多难点。颜体多筋,棉里藏针,柔中寓刚。欧体书风含蓄,法度严谨。欧、颜二家比较难学,入门阶段不容易把握要领。柳体程序化倾向明显,入帖容易出帖难。赵体流畅秀美是其长,也存在缺乏迟重的弱点,学不好容易走向流俗油滑,虽有益于应用,从向艺术方面发展的角度看还是后学为好。赵孟頫的书法艺术: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

2、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赵孟頫博学广识,才气横溢,名满四海。他精通音乐,擅作文章,谙诗歌,开画风,工书法,嗜篆刻,通佛意,是一位天资超群、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诗连同书法、绘画,被后人誉为“诗、书、画”三绝。在绘画上,他开启了元代复古风气之先,为中国画(主要是山水画)在元朝鼎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书学魏晋,篆法李邕,字体精秀,人称“赵体”。同时代的书法大家鲜于伯机在跋赵孟頫的小楷《过秦论》中有过这样的评价:“子昂篆、隶、正、行、真草,俱为当代第一。”可以说,作为元代书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赵孟頫对北宋“尚意”的书

3、风颇不以为然,他非常敏锐地体察到书法崇尚精神层面的背后,还需技法与形式等物质层面的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故他极力反对沿袭宋人的轨迹,而要求复古,回归到晋唐书法,这也是当时书法发展的必然。书法发展经历了晋、唐、北宋三个高峰期之后,到了南宋,无论形式技巧上或是气质上,都已非常荒率和单调了,一派江河日下的景象。这种萎靡不振的景况一直延续到元代初期。赵孟頫力求“古法”,乃是在元初“古法扫荡”的情况下提出来的。赵孟頫所力倡的古法是直指晋唐书法,他自己又能以复古变古而成一代宗师。他反复临摹了大量书帖,其临习

4、范围之宽令人叹为观止。他几乎涉猎了所有的法帖,其临摹之作可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如他所临《定武兰亭序》即是一件经典临摹之作。董其昌曾称其临摹之功“无毫发不以真”。从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来看,他的复古行为主要集中在二王书风,想借助二王书风来振兴元初的书法。他一生学书始终不离二王左右,但又能吸纳古人的笔法,贯穿斟酌,自成一家。赵孟頫赵孟頫一生有很多作品流传下来,比自称“生平写过麻笺十万布在人间”的米芾似有过之。其书篆、隶、真、草四体皆擅,且都有佳作流传。他的篆书多见于一些碑铭额,且多为玉箸篆,玉箸篆是秦相李斯所创书

5、体,汉唐之后习者很少,白成一体者则更少,可以说篆书自秦之后就日趋寥落萧条了。至元代,赵孟頫在复古思想的指导下直指秦篆,成为篆书历史延伸轨迹中光辉的一振。他的篆书用笔中锋圆劲,行笔随意,结体匀称稳健,有一股清新之风。他的篆书虽没有在元代掀起风潮,但为后来开启清代篆书风气起了先导作用。赵孟頫的小楷作品多见于所写的经卷。据墨迹流传和著录所记,不同名称的佛经和道经不下20余种。他颇好佛道释学,颇有六朝名士的风度。他的楷书多为小楷,大字少见,其代表作除《洛神赋》、《黄庭经》、《千字文》、《道德经》、《胆巴碑》、《张

6、公墓志铭》外,还有一些题跋。其中《洛神赋》是通过反复临摹王献之的《洛神赋》而来的,但王献之的真迹只有九行,赵盂頫补全了后面的大部分,通篇风格统一,临得十分入微,字大小不一,气韵堪称上乘,甚得二王笔意。赵孟頫另一类楷书如《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世人所说典型的“赵体”。“赵体”多见于书碑,用笔沉稳,一丝不苟,章法布局分明,静穆庄严。《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是他晚年代表作,其法度严谨,神采焕发,用笔圆润丰满,方圆兼施,无迟滞之感,结体俊美灵秀,匀称优雅,甚有李北海意,可见赵孟頫晚年在技法上已经

7、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赵孟頫流传的大部分作品为行草书,其中包括大量信札、题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行楷兼及,如《行书千字文》、《前后赤壁赋》、《归去来辞》等等;二是行草相济,行书带草笔,他抄录的一些短文诗篇、来往信札、题跋作品多属此类。三为草书,此类作品仅《急就章》一篇传世,还有《衰荣无定诗帖》是草书中的佳作。他的行草受二王书风影响较大,力求笔法精刻,超逸脱俗。他几乎融会了受二王书风影响的所有书家的技巧,从各种角度汲取了他们的精华,进行融合,堪称为二王书风的集大成者。他晚年的代表作《玄都坛歌》,通篇气势跌

8、宕,婉转流畅,笔意滋润,行笔舒展开朗,又圆浑沉稳,比其他赵氏作品多了一分“骨气”。其中融会了李北海、柳公权、陆柬之等人的笔法,交叉于二王的笔法中,十分和谐自由。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