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ID:15661938

大小:4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4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1页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2页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3页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4页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冕宁泸沽铁矿山矿区矿体形态变化特征及找矿方向官定华(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摘要:泸沽铁矿是我国的富铁矿产地之一,矿石品位高、TFe平均品位58.56%,大部分矿石达到了平炉富矿的工业要求。本文对矿区的矿体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找矿方向,对在近外围寻找富矿,扩大矿区远景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泸沽铁矿矿体形态找矿方向泸沽铁矿是我国少有的富铁矿之一,它的矿石类型主要是磁铁矿,假象磁铁矿,半假象磁铁矿,条带状磁铁矿。矿石品位高,TFe平均品位58.56%;S含量比较稳定,平均为0.007%;P的含量为0.134%;SiO2的含量为9.12%。

2、大部分矿石都达到了平炉富矿的工业指标。泸沽地区是我国富铁矿的重要产地,伴生有锡、铜、锌等矿产,这些矿产是多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在本区进行大量地质、物探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随着泸沽铁矿多年的开采,在近外围寻找富铁矿,扩大矿区远景,将显得特别重要。1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偏北、安宁河断裂之东侧,北东向泸沽复背斜南东倾没端。1.1地层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登相营群中下部变质岩系,另在铁矿山南山脊见有侏罗系分布,在河谷中见第四系出露。前震旦系登相营群在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铁矿山组,共分八层,岩性主要为变质石英砂岩、绢云千枚岩、条纹状绢云微粒石英岩、大理岩、白云质大理

3、岩、透辉石岩、角砾状变质石英砂岩。其中第二层中部下段为灰—灰白色大理岩,间夹深灰色条带状大理岩,矽卡岩和角岩透镜体,含丰富的柱状叠层石,为本区主要含矿层位。1.2构造矿区内构造较简单,主要为向斜和断裂构造。其向斜构造有铁矿山向斜,轴向北东55°,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平缓,倾角5°~10°,南东翼较陡,倾角30°~40°,该向斜主要控制了1号矿体西段的产状和形态。北部向斜为一轴向北西西-南东东,向南东东倾伏的不对称向斜,北东翼平缓,倾角10°~20°,南西翼较陡,倾角45°~65°,该向斜主要控制了1号矿体东段的产状和形态。南部向斜,为一轴向北西西、向南东东倾伏、两翼对称,浅部陡、下

4、延缓的倾伏向斜,该向斜控制了6号矿体的形态和产状。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以成矿后的断裂为主,一组为北西西向张性-张扭性断裂,倾向北东东,倾角一般50°~70°,另一组为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倾向北西,倾角65°~75°,该两组断裂对矿体均起破坏作用。成矿前的断裂主要为层间破碎构造,见于铁矿山矿体的赋存部位,是良好的容矿构造。1.3岩浆岩岩浆岩为澄江期的泸沽花岗岩,侵位于前震旦系登相营群各组段变质岩系中,为复式岩体,同位素年龄为691~716Ma。2矿床特征铁矿山铁矿床,由大小不等的15个铁矿体组成,以1号和6号两矿体为主,呈似层状或大的透镜状,它们主要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Ptdn

5、3-2)及变质细粒含砾石英砂岩(Ptdn3-3)之间的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产状基本与围岩一致,其中除6、9、10号三个矿体外,大部分矿体集中分布于北矿段(见图1)。图1冕宁县泸沽铁矿山矿体分布图Q—浮土;Ptdn3-3—变细粒含砾石英砂岩;Ptdn3-2—白云质大理岩;Χ2—黑云母、二云母花岗岩;1—矿体及编号;2—张性断层及编号;3—压性断层及编号;4—地质界线;5—背斜;6—向斜;7—倾伏向斜2.1矿体分布、产状及形态变化特征2.1.11号矿体分布于铁矿山北矿段的1~13号勘探线之间,产于绿灰色角砾状变质含砾细粒石英砂岩与灰白色砂糖状白云质大理石之间,西与似斑状电气石二云母花岗

6、岩接界,东被F1断层所截,呈北西西向延长605m,地表露头水平宽度最大188m(3线),最小5.40m,一般15~20m,已控制斜深最大275m(9线),最小66m(12线),一般160m,矿体最厚38.42m,最薄仅0.76m,一般6~12m,矿石平均品位为59%。由于矿体受到褶皱构造控制和成矿后断层破坏,矿体产状和形态,在各地段内均有较大变化(见图2)。图2铁矿山1号矿体底板等高线及矿体等厚线复合图1—矿体底板等高线(m);2—矿体等厚线(m);3—正断层及编号;4—逆断层及编号;5—见矿钻孔及编号;6—未见矿钻孔及编号;7—见矿线钻孔及编号;8—见矿浅井及编号1)西段:F6

7、断层以西,地表出露全长约205m,平均出露宽度为100m,矿体厚度4.33~38.43m,平均厚度11.92m,在向斜槽部一带,矿体最厚平均达29.81m,向西侧逐渐减薄为4~8m,故矿体形态为一个不规则的透镜体。矿体明显地受褶皱构造控制,一般向斜控矿较明显,该段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均有一定变化,铁矿山向斜的北西翼,矿体走向北东2北北东,倾向南东2南东东,倾角10°~15°,“向斜”南东翼,矿体走向由北东东转向近南北,倾向南东东2正东,倾角35°左右,在南及东侧因F2及F6断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