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

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

ID:1562178

大小:4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2

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_第1页
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_第2页
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_第3页
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_第4页
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楞严大意 太虚大师讲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楞严大意太虚大师讲述“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初出家时,读诵楞严经,颇有启发。民三四、在普陀著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民九、在湖北演讲,编成楞严研究。楞严经对于本人自身修学上,亦有因缘。故今讲大意,殊觉深切有味。···楞严大意太虚大师讲述──二十四年七月在嘉兴楞严寺讲──一佛法与人生意欲二佛法与宇宙变现三楞严之行门与禅密问题四楞严之果位与顿渐问题五楞严之除障六楞严之辨惑“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初出家时,读诵楞严经,颇有启发。民三四、在普陀著大佛顶首楞严经摄论。民九、在湖北演讲,编成楞严研究。楞严经对

2、于本人自身修学上,亦有因缘。故今讲大意,殊觉深切有味。一 佛法与人生意欲非纵欲 非节欲 非绝欲伏断劣欲以发达胜欲由此有楞严之缘起“法”之字义最宽广,今人称宇宙万“物”、宇宙万“有”,还不及法字之宽广。法界之法,通括一切法为名。近之如各人本身,远之如十方法界;小之如一微尘,大之如全地球。法虽普遍于一切,但法之真实相,一切众生迷而不知,不能认清法之实相,因此心起颠倒执著。能如实觉知者为佛,或称佛陀、浮屠,即觉者。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遍正觉。觉者、谓于诸法实相如如相应者,因此法是如实觉知之法,故惟佛与佛,乃能究竟。一切众生,无始迷惑颠倒,今以佛之

3、觉法开示,使众生闻而悟入。在此世界应化现身,为开示众生故,方便说三藏十二部法,谓之佛法。楞严经,亦是佛随顺众生应机说法所开示的一部经典。佛即现身人间说法,人类为众生之一,今即以人类来代表一切众生。众生的根本动力,即是意欲。意欲是一种倾向和愿望的精神作用。人类或其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生长发展的原因,即由意欲所发动。法华经云:“三界所生,贪欲为根”。阿含经云:“三界有情,皆依食住”。住字有相续生存义。食分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种。段食、触食,领受六尘,资养身命。段食如每天领受饮食是。触食指所穿衣服、所住房屋、所见所闻等等而言。故衣食住均包括在食字内。思食即

4、前途有希望,向前进取,如希望断绝而能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延续生命之义。识食指第八识,受前七识熏成诸业种子,持身命相续不断义。欲界众生,不离段食;无色界甚深禅定非非想天,寿命相续,不离识食。故三界众生,皆依食住。圆觉经云:“欲界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欲,包括五欲。由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起欲。欲界中之有情众生及无情器界,均由阴阳二性所结合而生存。据科学谈物质,电子由阴电绕阳核而成原子。有情众生更为显著,由父母和合而成身命,生命相续。须由二性和合而成或阴或阳之性,再求和合,由矛盾而统合,由统合而矛盾。故欲界特性,即依淫欲。淫欲亦是意欲之

5、一,为人类欲之一种。人类在天性上即有男女、饮食之意欲。欲界众生,赖食与色生命相续,不断地造作和享受。对于欲界人类意欲的发展或制止,中外圣杰贤豪,主张不同。一、纵欲说:西洋的近代文化,对于意欲,纵任其流行,不加阻止。尽量的发展意欲,满足意欲。所以征服自然,创造出物质文明。二、节欲说:中国儒家及各国贤哲,多有不主纵欲者。要在相当的限度内,施以节制,不令泛滥。三、绝欲说:中国道家及一部分宗教家与印度数论派等,修禅定求解脱,认定人生意欲是根本使人不安宁的东西;对于意欲,主张断绝超脱。根本否认食、色五欲,超出欲界,修色、无色定、到无想定或非非想定。而佛教之声闻、

6、独觉二乘法,超出三界,断绝意欲,证无生,入涅槃,亦属绝欲说。大乘佛法,对于有染性的劣欲,要降伏断除;纵劣欲则为患不浅,故除恶务尽。无漏的清净胜欲,同是意欲,如节胜欲又妨碍向上发展,故应导引扩充。惟大乘佛法,伏断劣欲,发达胜欲,故法身般若大悲大愿。修行者,发何种信,是何趣向,所行所趣,在何地位渐次伏断劣欲,发达胜欲。由菩萨行以至成佛,有断德、智德、恩德。断德即伏断劣欲而致;智德、恩德,即发达胜欲所成。由此有楞严之缘起。楞严经的当机人,即阿难陀尊者,为佛弟子,多闻第一。发心出家,持比丘戒,求阿罗汉四沙门果。所处行位,尚未发大乘菩提心大悲愿。经云:“涂中独归

7、,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时因阿难未证圣果,乞食资生,因有宿缘,遇摩登伽。经云:“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摩登伽女之母有咒术,迷惑人性。其时阿难遭遇苦难,不能自救。仗佛力说咒,由文殊师利菩萨前往救脱,并引摩登伽出家修行。众生生死轮回,缘食、色之欲,初修行人易堕其难;要仗大乘佛法不可思议力之所救护,故楞严经之缘起,即在如此。盖明小乘无力,自救不了,非由大乘威德以救之不可。为降伏食、色劣欲之障难,乃依菩提心四弘誓,发展大愿大欲。故阿难既脱苦难,即痛哭流涕,求大乘修行禅定功德法、

8、及闻法开悟。即云:“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伏请世尊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