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

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

ID:1561556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桃曲坡水库灌区供需水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节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作者在分析桃曲坡灌区供需水现状的基础上,查找缺水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及建议。关键词:水资源,供需平衡,节水措施桃曲坡水库灌区地处关中北部的渭北旱塬区,北临铜川,西接三原,东南与东雷二期抽黄灌区接壤。灌区辖富平县、三原县、铜川市耀州区、新区四个县区。是一个以水库供水为主,兼有引清、引洪,跨流域调水,蓄引提结合,农灌和城市供水并存的大型灌区。1980年水库开始蓄水灌溉,1995年开始为城市供水。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31.8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5万亩,2000年接收富平县红星、尚

2、书两小水库后,设计灌溉面积增加为40.0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为29.36万亩。灌区自开灌以来,为当地粮食丰收、抗旱减灾及区域经济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管理局抢抓水利发展机遇,利用世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发及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对灌区水库枢纽、骨干渠道及末级渠系进行了改造,增加了供水能力,改善了输水条件,减少了输水损失,提高了灌溉效益,有效地保证了灌区粮食安全,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强了灌区发展后劲。但天然水资源不足问题仍然是制约灌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随着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供水市场的扩大,供

3、需水矛盾日趋尖锐。一、供需水现状分析1、供水能力分析桃曲坡水库原设计总库容5720万m3,兴利库容3250万m3。由于水库逐年淤积,加闸前有效库容仅为2920万m3。2002年水库溢洪道加闸工程完工后,有效库容增加为3960万m3。水库所在河流沮河多年平均径流量6400万m3,且时空、年际分布极为不均。1998年马栏河引水工程竣工后,向桃曲坡水库年均实际引水约1500万m3。水库多年平均实际出库水量5200万m3。流经富平灌区的漆水河,在岔口引水枢纽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00万m3。但由于为无坝引水,且该河来水峰高、量小、历时短,主要以向灌区

4、所属的红星、尚书两座水库输水蓄库为主,在夏季有部分引洪灌溉,多年平均实际引水约900万m3。以实供量作为可供量,则供水能力为6100万m3。2、需水情况分析(1)、城市及工业供水目前,桃曲坡水库向城市及工业供水的企业分别为:铜川自来水公司、陕西铜川铝厂、华能铜川电厂和陕西铜川供水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根据各用水户近年来实际用水情况重新核定其用水指标后总量为1550万m3,“十二五”期间,桃曲坡水库将向陕焦化厂年供水600万m3,故城市及工业供水近期供水量约为2150万m3。(2)、农业灌溉需水桃曲坡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0.03万亩,有效灌

5、溉面积29.36万亩。灌区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复种指数1.62。根据灌溉制度计算出一般干旱年净灌溉定额为126m3/亩,灌区目前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则毛灌溉定额为252m3/亩,据此计算出一般干旱年灌区农业灌溉毛需水量为10088万m3。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综上所述,水库实际年均可供水量6100万m3,而城市及工业供水和农业灌溉需水总量为12238万m3,水量缺口较大。如果优先保证城市及工业供水,则水库向农业灌溉年供水量不足4000万m3,与目前灌区实际需水量差距太大,若农业灌溉需水量难以保证,势必造成灌溉面积逐渐衰减。三、缺水原因

6、分析1、灌区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桃曲坡水库灌区地处渭北旱原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且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丰水年大量弃水,枯水年来水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灌区需水要求,供需水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矛盾,随着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城市及工业供水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矛盾将日益加剧。2、骨干工程节水改造未全面完成,效益难以正常发挥一是给占灌区农灌用水量70%的富平灌区输水的主渠道——低干渠,仍通过15.3km沮河河道输水,渗漏损失高达35%,多年平均输水损失1290万m3。二是接收的红星、尚书水库灌区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渠道输水损失大,但节水改造才刚

7、刚起步。红星灌区在金定渠输水工程完工后,干渠输水仍然得利用1.5km的天然河道和10.4km的土渠,渗漏损失严重。尚书灌区1条干渠已批复实施改造,剩余1条干渠和4条支渠期待改造。3、田间工程配套差,衬砌率低,输水损失大一是田间工程原设计标准偏低,配套设施不全,先天不足,斗分渠多为土渠,渠道水利用率低。目前灌区斗分渠衬砌率仅为19%,且建筑物配套不全,水量浪费十分严重。二是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和维修养护费用,年久失修,工程管理难度大,费用高,造成恶性循环。4、节水灌溉措施不力,先进的灌水技术推广缓慢。灌区用水户大多沿用传统的大水长畦漫灌的灌水方式

8、,灌水定额偏高。究其原因:一是桃曲坡灌区大部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引洪灌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灌区灌溉方式和田间工程布局明显带有引洪灌溉特点,灌区田块长度平均都在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